阅读历史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夜整个皇城都不太平。

天还未亮时, 宁倦已经从半昏半睡转为了彻底昏迷,失去了意识。

大概是毒发后疼得厉害, 即使已经陷入昏迷, 宁倦的呼吸也不太平稳。

陆清则握着他的手,搂着这个已经比自己高大的少年,轻轻顺着他的背,安抚他焦躁不安的情绪与持续的阵痛。

待到宁倦的呼吸终于平稳下来, 陆清则想要下床去换条帕子, 给他擦擦汗。

方才一动, 衣袖就被宁倦揪紧了。

即使已经失去意识, 皇帝陛下霸道的占有欲依旧强得可怕,不允许陆清则离开自己身边。

陆清则不免愣了一下。

他知道宁倦的安全感一直很低, 所以会不断地寻求他的安慰,想要贴到他身边, 渴求温暖,已经变成高大挺拔的少年了,还显得黏黏糊糊的。

没想到低成了这样, 离开一时片刻都不安。

他稍作考量, 没有再离开。

虽然知晓堕入此间的除了他,还有段凌光, 但萍水相逢, 与多年陪伴是不一样的。

他看着宁倦长大, 宁倦是他孤旅漂泊时的慰藉。

就像他不喜欢与旁人有过多接触,但能容忍宁倦, 也只能容忍宁倦。

天稍亮时, 陆清则轻轻放开宁倦的手, 感受到少年轻微的阻拦意味, 摸了摸他的脑袋:“你先睡着,我不会离开。”

他的声音十分温润,低低说话时有种哄人般的温和,宁倦像是被哄到了,乖乖放开了陆清则。

走出寝殿时,外面依旧有大批锦衣卫巡守,暗处也有暗卫盯着四面八方,守在寝殿外。

长顺坐在寝殿外,迷迷瞪瞪睡了一宿,听到脚步声传出来,扬起脑袋:“陆大人?您怎么出来了?”

见长顺想起来,又因为抱着腿睡了一宿,腿麻了,起身时哎哟了下,眼见着就要滑倒摔个屁股墩,陆清则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

长顺莫名有些触动。

旁人都嫌阉人腌臜,若是郑垚或其他大臣在此,肯定只会冷眼看着他摔回去,就像附近这几个锦衣卫一般,虽都对他表面恭敬,但心底怎么想的就不一定了。

只有陆大人,从初见到现在,从未对他露出过一分一毫的异色,从始至终都将他当成个正常人看待。

“昨日陛下昏睡之前,有没有交给你什么?”

陆清则带着长顺走进寝殿里,回身看他。

长顺略微吃惊地睁圆了眼:“您怎么知道?有,咱家这就那给您看。”

说着,小步跑去寝殿内,在榻下的暗格里找出一道谕旨,递给陆清则:“这是陛下给您的。”

陆清则打开一看,半眯起眼。

“陛下说,若您问起,再将谕旨交给您,若您没问,就不必交予您。”长顺低着脑袋,“劳神伤身,陛下不想您过多劳神。”

陆清则反复看了几遍,摇摇头:“有什么劳神不劳神的,陛下就劳烦你多看顾了。”

长顺也不太清楚谕旨上写的是什么,见陆清则要离开的样子,瞪圆了眼:“您要去哪儿啊?”

陆清则道:“放心,我不出宫。”

他戴好面具,出了寝殿,看了眼守在外头的小靳:“小靳,带两个人,随我去文渊阁。”

小靳愣了一下,去文渊阁做什么?

他还以为陆清则会选择待在宫里。

一直守在宁倦身边,直至此事结束——这里是最安全的。

但思及郑老大说的话,他没有多问:“是!”

陛下昏迷的第二日,暂时罢朝,大权似有若无地又旁落回内阁。

天下皆知,内阁现在是姓卫的。

自小皇帝回京以来,内阁独掌多年的大权又被分了回去,许阁老不爽已久,几个阁老聚首在文渊阁议事,见冯阁老脸色紧绷着,他还来不及欣慰满意,便听到外面传来通传:“陆太傅到。”

许阁老顿时不悦地蹙起眉:“他来做什么?”

这些年陆清则低调得很,大概是为了配合宁倦,除非有急事应召,否则从不踏入,专心致志地当着他半死不活的病秧子。

陆清则不紧不慢地走进来时,几位阁老面色各异。

许阁老打量着他,嗤道:“陆大人不好好在乾清宫照看着陛下,来这边做什么?”

陆清则瞥他一眼,没有多言,张开谕旨,嗓音凉淡:“奉陛下谕旨代行奏对,诸位若无意见,从今日起,一切决策皆经由我手。”

谕旨张开,先入目的就是枚红印。

看清上面的字,连卫鹤荣眉梢都是一挑。

上面的确是宁倦的字迹——经过多年练□□陛下的字已经从爬到站,算得上赏心悦目了。

落款是许久以前的了,至少是在他们南下之前,寥寥几字,意思简单:若宁倦因任何缘故,暂时无法执掌大权时,由太傅陆清则摄政。

陆清则平静地接受一群人投来的各色目光,灼热的,冰冷的,恨不得他就地病死的。

虽然他对当权臣没有一丝兴趣,但现在宁倦得睡上几日,卫党又虎视眈眈,他至少得帮宁倦守着点好不容易夺来的一点权力。

许阁老年愈六十,乃是三代朝臣,是在座资历最老的一个,就算是崇安帝,不昏聩的时候也会对他多三分尊敬。

所以他对宁倦信服陆清则,一直很不服气。

凑近看清上面的字,许阁老的脸色立时沉了下去:“若老朽有意见呢?”

陆清则轻飘飘地略去一眼,嗓音里有不同往日的寒冽:“不尊皇命,不敬天子,诏狱的风冷,许阁老年事已高,应当也不想去体会。”

青年腰背笔挺,站在一众老臣面前,分毫没有怯弱,不似往日的低调沉默,隐隐显露锋芒,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且不留情面。

其他人被震慑住,察觉到陆清则不是虚张声势,纷纷沉默下来。

再怎么不情愿,这是陛下下的谕旨,公然违抗,反倒是给了陆清则处置他们的理由。

相比于其他卫党的不情不愿,卫鹤荣反倒想得更多。

都逼得陆清则出面了,看来小皇帝的情况并不算好。

依昨日太医院那边传来的消息,陆清则昨日进寝殿时,见到小皇帝的表现也不似作伪。

那么,暂时放权给陆清则又如何。

若是宁倦长久地那么睡下去,或者一命呜呼,又谁会在意一个已经不会再醒来的皇帝太傅?

况且陆清则就当真接得住这个大权?

卫鹤荣微微一笑:“陛下有命,臣等自当遵守,辅助陆太傅执掌国事。”

“那么,”陆清则与他视线对上,也弯了弯唇,“就请诸位坐回去吧,今日的奏疏,劳烦一一报上。”

见陆清则镇住了从昨日起就不太安分了的卫党一众,一直静默不言的冯阁老微微松了口气。

自卫鹤荣成为首辅后,除他之外,其余四位阁老,有三个都是卫党,剩下那个摇摆不定,鲜少发言。

他能稳住脚跟,已十分不易。

现在陆清则能加进来,自然最好不过。

内阁处理的奏疏十分复杂,上到军政大事,下到鸡毛蒜皮。

陆清则接过一封奏疏,是礼部发来,询问中秋宴的。

眼见着中秋将近,陛下却中毒昏迷,鸿胪寺和礼部一时为难,奏请询问中秋的宫宴是否还需如期举办。

陆清则提笔划过。

否。

国库空虚,从江右带来那点还不够塞牙缝的,况且江右百废待兴,此后还需拨款救助,与其拿银子开国宴铺张浪费,不如削减削减这种没必要的排场。

宁倦这一躺,八成要把中秋躺过了,也算是遂了他的意——毕竟小皇帝很不喜欢这种锣鼓喧天的热闹,每年都不情不愿地参宴。

下一封是从漠北传来的急报。

武国公史容风领军击退瓦剌,请求朝廷拨粮。

陆清则写下准字。

离原著里史老将军离世只有几年了,他不知道史容风是什么时候在战场上中的暗算,但显然史容风越早回京见林溪,越早给予宁倦支持越好。

卫鹤荣有五军营的支持,便已十分棘手,若是被逼急了,五军营攻入皇城,光锦衣卫的人手可不够看的。

手掌兵权才是硬道理。

得修书一封,随拨粮的队伍送信去漠北。

再下一封,又是鞑靼发来的传信。

信中言,鞑靼三王子乌力罕欲在今年秋猎之时觐见天颜,恳请大齐允许他亲自前来。

陆清则眉梢微扬:“这位三王子……”

上次宁倦的寿宴,送来小雪的就是他吧。

卫鹤荣闲闲道:“自七年前鞑靼可汗领兵进犯,被伤了一条腿后,鞑靼便由三王子乌力罕逐步掌权。”

冯阁老摸了摸胡子:“乌力罕幼时,曾随鞑靼可汗来过大齐,先帝特赐汉名‘宁修永’,取愿修两族永宁之意。自他掌权后,鞑靼便鲜少进犯,恢复了每岁朝贡,态度恭敬有加,比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爹知礼多了。”

陆清则听着冯阁老的话,扯了扯嘴角。

这个乌力罕可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原著里,史大将军逝去后,压在头顶几十年的阴影散去,鞑靼立刻疯狂反扑,联合瓦剌南下进犯,朝中并无可用之人,还是宁倦亲自率军北征,将这群外族驱逐回了老家,却也因为这场仗,又添了暗伤。

而其中牵头的人,就是这个乌力罕。

往后乌力罕也必然会成为宁倦的心头大患。

他盯着这份上报,半晌,写下了“准”字。

旋即又是各地来奏,江右的奏疏也快马加鞭,今日送到了。

范兴言在奏疏上写,江右眼下洪水皆退,疫病已除,百姓正在重建家园,百废待兴。

陆清则正处理着,外头忽然又来了人,是从北镇抚司来的,陆清则颇为眼熟,是一个常跟在郑垚身边的镇抚使。

镇抚使进入文渊阁,抱手一礼后,目不斜视地将一封密信递给陆清则:“陆大人,徐圆招了。”

来了。

密信上还沾着血迹,隐约可嗅到刺鼻的铁腥味。

陆清则翻开密信,看完之后,下颌线有了一瞬间的紧绷,随即毫不犹豫地一折密信,又恢复了从容气度:“我暂离片刻,诸位阁老先行票拟。”

他那一丝细微的变化转瞬即逝,卫鹤荣却捕捉得清清楚楚,慢条斯理开口:“既然徐圆招了,理应让内阁也知晓此事,眼下陆太傅掌领大权,却在陛下的事上藏藏掖掖,莫非……”

他盯着陆清则无意识捏紧了那封信的发白指尖,笑容似有深意:“是有什么秘辛,我等不能知道?”

一顶诛心的大帽子扣下来,明里暗里的,就差指着陆清则的鼻子,质疑他是不是仗着有这道谕旨,背后操纵徐圆下毒,与郑垚勾结,好携领大权,满足私欲。

陆清则被这番话架得进退两难,优美的下颌线紧绷着,冷冷望过去,与他对视片晌,将密信拍到桌案上:“卫首辅,请。”

到底是年轻了些。

卫鹤荣悠哉哉地翻开那封密信,看完之后,眼底浮现出几丝惊诧。

他对宫中之事了如指掌,对许院判此事自然也很清楚。

三十多年前,许院判因救治贵妃不力,女眷没入掖庭,男丁悉数斩首,此事在当时其实也掀起了小小的风波,许多人颇为不满。

崇安帝上位后,派人将许家的女眷也悉数处死,意图抹去此事对他老子的影响,败坏了皇家的名声。

没想到许院判的小儿子竟然逃了出来。

那一切就很合理了。

蛰伏多年,化许为徐,藉由江右的疫病,博得小皇帝的信任,伺机毒杀皇帝,为自己一家报仇。

神医啊……若是死在狱中,就有点可惜了。

卫鹤荣心底的疑虑消去大半,不动声色地放下密信:“看来是我错怪了陆太傅,卫某忧心陛下,一时着急失言,请勿怪罪。”

“怎敢怪罪首辅,”陆清则隐藏在面具阴影下的眼底划过丝嘲讽,“今日便到这里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