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纽约,甜蜜的家(1 / 2)

加入书签

“马达,马达,频道,全天反复播放预告片段。

“哦耶,布加洛大虾,沙巴度,伱是我们的偶像”

酒店门口的黑人门童,戴着深红色的帽子,看到剧组一行居然下榻在自己的曼哈顿希尔顿,激动地上前和他们一一击掌。

“让我来帮你”门童还摆了两个霹雳舞的姿势,接过所有人的行李,放在行李车上。

“谢谢,这里”,罗纳德知道两位主演是穷苦出身,不一定懂这些“礼仪”,上前在手里藏好一张钞票,对着门童递了过去。

住进酒店,罗纳德又看到了躺在床头的新的报纸。

“嗯,还是家乡人对自己好。”罗纳德翻了几下,纽约的各种报纸上的影评栏,都提到了自己的“霹雳舞”,还都是好话。

“跨时代的歌舞片……”

“会作为流行文化的象征,被写进历史……”

“爆炸性的电影……”

再往下看,罗纳德发现纽约还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有些拉丁裔,和黑人读者为主的小报,也提到了这部电影。

虽然上面的各种俚语,和街舞的专有名词和前辈的外号,他看不太懂,但长篇大论的占据了很大的版面。

再翻翻竞争对手“十六支蜡烛”,这部电影和在芝加哥被热捧不同,在纽约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批评。

“龙大雕这個角色,一点也不好笑,这是对亚裔潜在的冒犯,是一种刻板印象。好像他们只会说破烂的英语,从没交过女朋友,对阿美利加的什么事情都大惊小怪。”

这是“纽约时报”的批评。

“这部电影的情节令我作呕,他是否直接宽恕了‘约会强奸’?即使没有真正的行为,也不管是自愿的还是其他的,在派对现场之后,男主角杰克居然告诉泰德,他的女朋友卡罗琳现在在卧室里,已经昏迷了。

如果你想,可以用十种不同的方式侵犯她。这难道就是约翰·休斯想对青少年观众传递的信息吗?”

这是“纽约邮报”的批评。

相对民风保守的芝加哥,纽约的风气,对女性独立,和各族裔平等都更进一步。

曼哈顿的写字楼里,女性也能够爬到中层管理岗位,一到上下班,地铁和街头上班女郎的身影也络绎不绝。

而芝加哥那里,十八岁去含酒精饮料的约会就意味着失身,朋友的女朋友不要了可以转手给自己,可能还是很多白人家庭男孩心中的想法。

女性的就业率也不如纽约高,很多白人女性一毕业,往往就找了丈夫,在家里做主妇。

“让我们欢迎,布加洛……大虾,沙巴……度,和露辛达……迪奇”。

到了观众见面会,纽约这里明显组织的要比洛杉矶和芝加哥都要好。米高梅的钱花出去有了效果,除了几位主演,还找来了一队曼哈顿本地的街舞团来表演。

罗纳德乖乖地坐在下面,这里的白人比例明显更少,观众里很多对霹雳舞都非常熟悉,一大半的人都会跳,舞台上下的互动也更加深入。有几位观众甚至问起主创他们的舞蹈动作应该怎么跳才对,然后台上台下开始现场教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