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2 / 2)

加入书签

胤礽让他赶紧回去补个觉,别为了办差把自己累病了。

与?胤禛相比,胤祉和胤祺可没那么?拼,俩人?只每日骑射结束,才凑在一块算期刊的成本。

皇子们小时候都学过打?算盘,倒不是为了让他们算账,纯属是小孩子觉得算盘好玩,就喜欢听那个响声。

一本期刊的成本,除了印刷成本外,选稿、编排、校订、印刷都需要人?力?,还得把这些?人?力?算进去。

这一算,一本期刊的成本确实不低。

胤祉有些?沮丧,“就担心收不回本。”

胤祺道:“先办起来,收不回本再想改进的办法。听四?哥说,他们正催内务府那些?人?还钱。他们还回来的钱都是要进汗阿玛私库的,到时候汗阿玛就有钱办期刊了。”

胤祉也听说了这事儿,老四?为了算账连觉都不睡了,多多少少应该能追回来一点儿。

二人?算好成本,又一起写了份办期刊的章程出来,去呈给康熙。

因为期刊的印量非常大?,全让内务府负责印刷显然不现实,胤祺就建议和京城里?的书坊合作,书坊不仅能赚钱,还能在期刊上打?一个属于书坊的标志。

康熙不由瞥了胤祺一眼?,这小子鬼主意是真?多,话本里?应该不会写这些?吧。

胤祉、胤禛还把期刊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济民月刊》。

康熙觉得这名字不错,就这么?定?了下来。

他又召见了南书房的官员,跟他们商议了下。张英去欧洲了、高士奇、徐乾学被革职,南书房内换了一批人?,其中徐潮年纪最轻,想法也最多。再加上他是胤祺的汉文师父,康熙就让他和胤祺他们一起去负责此事。

徐潮对农学也有研究,自己先写了一篇文章,讲适合种水稻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朝廷要办《济民月刊》的消息在官员中间传开,有的官员自己没什么?好文章,就让家中清客帮忙写。

但积极参与?的大?多是汉臣,满臣们本来就不懂稼穑之事,对经济经商更是一窍不通,他们压根都没意识到这期刊的重要性。

比起这事儿,他们更在乎的是内务府的动静。

谁家还不认识几个包衣了?更有人?和包衣联合起来捞银子。他们原以为太子查此事只是找个由头搬倒佛伦,谁料这还没完了,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毫不留情面地要这些?内务府的人?还钱。

内务府的人?大?正月的四?处找关系,勋贵们有的愿意帮忙,有的则是赶紧撇清关系。

除了索额图和太子的几名老师外,其他臣子不能轻易见到太子。他们只好求到索额图这儿来。

索额图无奈,就进宫见胤礽,“水至清则无鱼,万岁爷说得彻查,也不是这么?个彻查法儿,还是通融通融吧。”

胤礽道:“孤倒是想通融,但老四?那个牛脾气,跟我掰扯了一上午,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了。他说到时候还没还钱的,他亲自带人?去抄家。”

索额图;“四?阿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他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看他还怎么?在朝中立足。”

胤礽叹气,“孤是劝不动了,就让他去吧。”让老四?来做这个恶人?也没什么?不好。

索额图:“那可不行,”他就提醒胤礽,这里?面还牵扯着胤礽的奶妈一家呢。

胤礽:“奶公他们贪的银子不多,已经还上了。”

索额图松口气,“那就好。”只要不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