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3(2 / 2)

加入书签

为了采集到各地百姓的语言和语句,大量文士们不得不背上包袱,从青州出发,前往各地。

对这些或自愿或不自愿出发前往全国的文士,陆瑶也有礼相送,每个人出发前当然要先送一份《拼音字典》的三个月培训大礼包。

如果不会简体字,不懂拼音,那你还为字典做什么注?有什么资格做注?看在这个理由的份上,文士们对学习拼音.简体字以及《拼音字典》使用方法的积极性很高。

虽然在最初纠正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时候吃了些苦头,但是到底都是有基础的文人,简体字也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做出的简化,拼音也不算难,文士们一旦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关,学起来就很快了。

等学完三个月的简体字.拼音和《拼音字典》的用法,这些文士就带着自己的踌躇满志,和陆瑶打包给他们的一车《拼音字典》行李,踏上了前往全国采风的路。

他们不知道,这会是一条艰苦无比的路,也会是一条写满了收获和功德的路。

他们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会见识很多前所未有的风景,如果要给它起一个总结的名字,它的名字叫人民。

后世记载,福帝元年九月一日,文曲星落,有两千文士入我九州,行十万里功德路,扬我文化,天下文兴。

第22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阿古霸先在他阿爹的屋前踌躇好久,最后还是没能鼓起勇气进去见阿爹一面。

毕竟他阿爹那砂锅大的铁拳在他们这附近几条街都是远近闻名,他觉得无论是自己这颗聪明的脑袋还是自己没几两肉的屁.股,都受不起阿爹两下揍的。

既然如此,既然如此……

阿古霸先在他爹的屋前磕了两个响头,出门前去厨房顺了几个阿娘刚烤好的饼,就背着一个行囊出了门。

阿古霸先是平城里一个普通的小青年,爹爹曾在大司马席献手下做事,后来年纪大了,旧伤发作,才带着大司马赏下的金银回了家,在平城置办下几间大屋,家里也有一群奴隶丫鬟伺候,甚至不缺识字的汉人奴仆。

阿古霸先的阿爹已经退休快七年了,但是他仍然不忘当年随大司马进京平叛的膺荣,一心想要儿子勇武成才,以后好走他的路子进军中,一进入就至少能是个十夫长。

但是阿古霸先不喜欢舞刀弄棒,反而在北帝陛下开始在朝中推广汉学.汉字之后,看到汉人的文字文章就一眼荡魂,心向往之,平日里也不知道被阿爹抓住揍了多少次,但是他仍然经常和家里那几个汉人奴隶混在一起,让他们教自己汉人的文化。

阿古霸先比他阿爹更早学会认汉人的简体字,等到官府的公文发下来的时候,他阿爹尚要眯着眼睛认半天,他已经能大声念诵出来了。

去年十月,一则消息随着走南闯北的淮南商人一起传入了平城。

听说那个把青州孔景阳打了的汉人,就是那个叫霍思城的,在青州办了一家百家学宫,愿意不问出身门第种族等等,广招天下向学者。

霍思城这个名字,平城人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因为她是汉人里的一个名人,听说她在南边建立霸业,光施仁政,对百姓很好,连汉人的皇帝都给她让地方,把都城建康让给她来管。

虽然后来又说好像不是这样,但是平城人在听了一堆她的事迹后,都很肯定一件事,那个叫霍思城的人是位仁主,很得民心,有她在的地方,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人们会载歌载舞欢迎她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