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也跟着笑了:“让他们有眼无珠。对了,我们俩的本事,也会为父亲的名声添砖加瓦吧?他们却抛弃我们俩去投奔父亲,算不算买椟还珠?”

李玄霸道:“那肯定算!”

兄弟二人嘻嘻哈哈的声音过于响亮,都传到了后面的马车上。

李智云双手捧着下巴,手肘搁在膝盖上。

“唉,还有一年。时间过得好慢啊。”

……

房乔和魏徵都动起来时,杜如晦和薛收也没闲着。

杨广征高丽时不想让倭国捣乱,又向倭国派去了使臣。薛收在李玄霸的建议下混进了使臣团,现在还没回来。

杜如晦在涿郡当了县令,想近距离接触大隋大军出征的盛况。

他看到了涿郡役夫的惨状,看到了杨广那过分夸张的排场。

杜如晦一度想要辞官,但他忍耐了下来。

现在他都看不下去,等天下真的大乱之后,他难道就在大兴等着李二郎李三郎带着房玄龄来大兴吗?那他也太没用了。

杜如晦强忍住对昏庸的皇帝和黑暗的朝堂的不适,坚持守在县令的位置上。

他已经猜到了大隋的末路。

从皇帝被高丽三番五次欺骗的荒唐,他能看出皇帝人性的弱点。

以皇帝的性格,他一定会不顾大隋的民生凋敝,短时间内再次征讨高丽。

大隋就是这样被杨广一锤子一锤子地砸毁。

杜如晦要在杨广下锤子的地方仔细观看,一个眼见着已经快进入盛世的大一统王朝,怎么在一个荒唐的皇帝手中瞬间崩塌。

他不敢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只将这些感悟都记在心中。

等一切结束,他将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整理成书,劝谏大唐皇帝和后世人。

杜如晦在大隋的失败中疯狂吸取营养。他心中的政治观迅速成型。

当得到皇帝二征高丽的命令时,杜如晦知道自己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

以大隋现在中原的动荡,隋军根本不可能安稳出征。

隋朝大军出征,后方极其空虚的时候,是攻打两都的绝佳机会。

民贼也好,朝中野心家也好,一定会有人举起反旗直捣两都。到时隋军必定撤退。这一仗打不起来。

杜如晦只希望隋军在撤退的时候稍稍别那么乱,能让兵卒和辎重顺利撤回,不然就是便宜高丽。

杜如晦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没有资格去进谏。

不过他毕竟是京兆杜氏子弟,就算是个旁支,在有官身的前提下,他也能递帖子拜访朝中同样是京兆杜氏的大臣。

杜如晦对族中长辈说了自己的担忧,并自荐希望能加入辎重押送,说不定能帮些忙。

族中长辈叹气:“难道朝中只有你能看出来这一点吗?我等都能看出来。能劝的都劝了,如果现在什么事没做好,就是陛下不愿意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