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宵衣旰食(下)(1 / 2)

加入书签

在买活军这里,不能公开谈论的事体的确是不多的。沈曼君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她在教材上看到关于信期、安全期和危险期的文字时,沈曼君就对买活军的风格有了领教。不过即便如此,当着一群人的面谈论自己的脚,这也还是很让她很不自在,因为沈曼君自小以来便接受到了脚是女子非常私密的一处部位的教育。

但在买活军看来,脚就是脚,脸就是脸,胸就是胸,买活军的女娘们到了夏天都穿凉鞋,哪怕是吏目都是如此,沈曼君来的时候刚赶上了夏天的尾巴,在当时这份震撼不轻——而更荒唐的是,不知为什么,当所有人都把脚露出来的时候,似乎男人们也都并不留意女人的脚了。这些脚并不会如道学君子担心的一样,让路边随处走过的男人兽性大发,酿成桃色案件。

胸也就是胸——买活军这里的毛衣、秋衣也好,圆领衫也好,都是较为贴身而柔软舒适的,这里的衣服也并不忌讳去展示女子的曲线,不像是水田衣、马面裙,整个人活脱脱地便是一个三角形。那些在彬山长大的买活军吏目,很多人在夏天就穿着这样较为贴身的短袖衫子,胸口竟不是平坦一片,而是有些微的弧度——在本朝的正经女娘身上,这几乎是十恶不赦的,但她们一直还要把长袖圆领衫穿到深秋呢。

但即便是这些女娘,在奔走之时,也没有招来什么异样的眼光。如果说脚还是因人而异的话,那么,对于胸的态度,也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一点可能会让那些名教大家非常的不舒服——买活军这里完全说得上是礼崩乐坏了,若按他们的标准,也可以说是男盗女娼,但不知为什么,这里的女子享有了更多的自由,而治安也完全没有因此败坏,大家都生活得比外头还自在得多。

沈曼君完全是凭着一口气撑在这里,方才能若无其事地回答谢六姐的问题,把所有的不适都压下去。“随着年岁上来,体态难免比以前丰腴,尤其是产育前后,身体沉重,此时便觉得走路极其容易疲惫,足心发疼,也难以维持仪态……”

她发现众人都很注意地听着,并没有任何人流露丝毫对她本人的评判,完全是那公事公办、就事论事的态度,不适感也就跟着逐渐消散了,“说实话,对于缠足,本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又或是痛楚不便,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既然听说这是缠足导致,便起了放足的念头,也没有受到太多的阻力——以我所知,有些女子成年后脚已定型,便不再裹脚了也是有的。”

“小时候走路不疼痛吗?”

“若不奔跑,而是慢慢地走的话,不是很痛,有点像是穿小鞋。这也看手法,同伴中也有裹得疼的,那便不太能走动了。不过本身因为裹脚布拆洗不便,也不愿多走路,免得有什么气味。这样以来便给人以贞静的感觉,因此许多家庭是视裹足为陶冶情操之举,并未想到真的残害了什么。”

单就裹长足而言,痛楚的确不是太大的问题,沈曼君也并不了解折骨缠的事情,在他们吴江这也几乎是闻所未闻之事,即便风月之地有这样小脚的花魁,那她也不会知道,因为她认识的所有男性亲戚都没有去那种销金窟游乐的习惯。他们的娱乐主要就是编词写曲,陶冶情操。还是来到买活军这里,听了今天的会议,她才知道原来买活军治下还生活着真正完全不良于行的折骨女娘。

“总共在放足的事情上花费了多少呢?”

“大约二三两银子是有的,诊费倒是不贵,但要做矫正鞋垫,那个东西是要用千层布密密地缝合起来的,还要找到有弹性的东西做内衬,即便如此,因为现在要站着上课,走路上班,一双鞋垫大概用一个多月就塌陷了,那就又要再买,一双鞋垫大概要两百文左右,除非自己做,否则是一定要花的。除此外,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只需要按照医生的吩咐,去练习足趾便好了。”

大家都在点头,也有人低头记着什么,徐先生的表情变得专注,“一个月二百文,这花费不少——良家女子还好,买活军这里有一批女子,是曾经的瘦马、姨娘,现在独立出来做活了,要凑这笔钱或许会有些吃力。”

现在裹足的女子,大类来说无非就是两类,第一类是衣食无忧、知书达礼的人家,才会有闲心为了好看给女儿裹脚,还有便是窑子里的女娘,为了取悦客人,自小都是裹足的,张少爷说,“这个我知道的,窑子里的脚还要更小,即便不是折骨缠,也比外头的都小,因为这是她们攀比揽客的手段。如此说来,后遗症该更严重——但不知为何似乎没怎么听到她们说这事儿,我几次去放足科,遇到的多是迁移进来的读书人家女眷。”

“应该是和体重有关。”谢六姐说,“伎女普遍矮小,发育期间吃不饱,又矮又瘦,足弓负担小,就不太会有类似的问题。至于折骨缠的伎女,很难活过三十岁的,许多都死于严重的足部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

她用一种让人心惊的冷漠态度来谈论这种引起不适的话题,“此外还有多次流产,承受殴打,长年累月的挨饿……在动乱中她们通常都是最先死的,我们这里那些曾是伎女的吏目,年纪都很小,一般都在二十岁以下——十五六岁的时候遇到买活军,那才能活得健康,那时候放脚,恢复得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反而不太会有被放足困扰的伎女。”

沈曼君非常不愿听这样的事情,伎女——这种事情对内帷女子来说自然是不体面的,便犹如脏污一般,哪怕是说说她们的事情仿佛都会玷污了她们的德行。而对这些不该存在的人,她们的苦痛这样具体的描述,带来的不适就更加倍了。仿佛……仿佛一旦去关切她们的痛楚,她们突然间就变得实在了起来,也就不再能对她们的处境视而不见了。

“那……那买活军来的时候,已经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那些伎女呢?”张少爷似也很吃惊,他的声音里出现了一丝颤抖。

“很多都死了呀。”谢六姐又用那种平淡的语气回答,“妇科病那么严重,从小营养不良,活不久的,本来伎女如果不改行做姨娘,就很少有活过二十岁的,我们这里统计过,十七岁以上的伎女,在买活军统治下,五年内死亡率达到30%,二十岁以上的达到60%,长期炎症,抵抗力太差了,感冒都能挂。”

沈曼君从小是不太知道外头的事的,她的世界很大,大在书籍里,但也很小,小到她对于外界的平均寿命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沈曼君的认识中,孩子夭折倒是很常见的,但一旦活过了十岁,逐渐地长大了,那么除了难产、疫病以外,大抵来说,活到不惑之年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此谢六姐的话带来了更严重的冲击:哪怕是在买活军这里,十七岁的大姑娘,五年内也有这么多人要死!

这世上苦楚的人为何会这样的多!

这是她不愿也不能去承受的问题,她让自己不要再往下想了——因为第二个问题便是‘我能做什么’,而毋庸置疑,沈曼君是什么也做不了的,不止是她,哪怕是丈夫、兄长、父亲……这些能做什么的一家之主们,也依旧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他们徒劳无益地奔忙着,也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便退回了仕宦隐居的地位,以词曲寄情,安贫乐道,享受着得来不易的生命,这是士大夫应得的,最后也仅剩的尊严。

“怎么会这样呢?”在她身侧不远,张少爷已是眼泪汪汪了,他要比沈曼君难过得多了,“为何会这个样子。”

谢六姐依旧是理所当然的语气,“你见过的歌女应该是多了,难道就没有想过她们后来都去了哪里吗?”

看起来,是没有想过的,不去想也很简单,只需要闭上眼睛就可以了。沈曼君仿佛被自己提醒了,轻轻地闭了闭眼睛,她的呼吸平复了一些,不再那样关注对谈中随意抛出的数据:治不好……长期营养不良、长期慢性感染,很容易器官衰竭,没办法治……能活下来的命都硬——运气也要好,那些一等的红姑娘,十三四岁已经知书达礼,身子又还没被完全糟践坏了,反而现在都容易有个不错的职位……

这横生枝桠的对话也没有持续太久,就又回到了缠足的主干上,还是徐先生做了总结。“这样来看,需要长期购买矫正鞋垫的人群,还是以良家放足女子为主,伶人的需求相对较少,便不需要过多地考量到鞋垫的售价问题。”

“这里还有个道理,就是矫正鞋垫无论如何也不能比普通的鞋垫要便宜的,哪怕只是便宜了一点,也很容易被百姓们买走了,拆开取走其中多余的布料,这就又得了布料,又得了一双可以穿的鞋垫。”

“……是。”

“还有这样贪小便宜的人吗?”张少爷又大为震惊了。

“对折骨缠的妇女来说,现在的放足科有没有什么办法来缓解她们的痛苦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