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1. 小年夜 侯府团聚(1 / 2)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程丹若提前下值,嘱咐奶娘宫女照看好皇次子,自己则匆匆来到西华门,坐上等候已久的马车。

“冷不冷?”谢玄英立即握住她的手,紧紧捂在手心,“饿不饿?”

她摇摇头:“出来前吃了糕点。”

他的掌心很热,连带着心口也暖和了起来。程丹若放松腰背,安静地靠着他。

雪花纷扬,落在泥泞的街道。

不多时,靖海侯府到了。

今天也是年节,当然要回家吃饭。明德堂一如既往地亮堂富贵,家具帐子灯笼都换成冬季的款式,厚厚的棉帘子挡住寒风,炭火一点烟味也没有。

屋里散发着檀香的气味,馥郁甘甜。

荣二奶奶客气极了:“三弟和弟妹来了,外头风不小吧?”又催促儿子喊人,“叫婶母。”

安哥儿养到十几岁,虽然还是略显文弱,但总算立住了,规规矩矩行礼:“见过三叔,三婶。”

程丹若点点头:“安哥儿高了不少。”

小少年立马露出笑容。

魏氏也忙拉过儿子:“康哥儿,叫人。”

康哥儿顽皮得多,做了个鬼脸才从榻上起来:“伯父伯母安。”连带着赖在奶娘怀里的小豆丁,也跟着哥哥喊人,“伯父伯母安!”

这是前两年,谢四的妾室为他生的庶子,才三岁多点,正是最可爱的时候。

程丹若笑着应了。

往里走,柳氏身边拥满了人,坐在她身边的是谢大的嫡女福姐儿,谢二的庶女纯姐儿,谢四的长女顺姐儿,以及靖海侯的妾室生的蓝姐儿。

——是的,谢玄英又多了个庶妹。

“弟妹来了。”莫大奶奶久违地出现,已是中年妇人的打扮。她随谢大在外多年未归,如今却因为福姐儿岁数大了,该说人家,才回到京城物色。

“大嫂何时来的,我竟未曾迎接。”程丹若歉疚道,“实在不该。”

莫大奶奶笑道:“昨儿下午才到,你是大忙人,不必这般客气。”

“怠慢了。”

“一家人不必如此。”

双方客气地谦让,全不见昔年的剑拔弩张。

唯有柳氏,看看大房、二房和四房的人丁兴旺,再看看三房就两个人,用尽力气才能不叹息。

妯娌间寒暄两句,便差不多到了开席的时间,事实上,若非为了等程丹若,早该吃饭了。

家中人口渐多,分了男女两桌,不过都是至亲,也就没有隔开,男人的桌摆在正厅,女人的桌摆在次间。

侯府的席面一如既往地山珍海味,不乏绿叶蔬菜,金贵得紧。

程丹若挑着蔬菜吃。

桌上主要是莫大奶奶活跃气氛,描述他们一家在外地吃什么用什么,柳氏意思意思关怀两句,荣二奶奶和魏氏负责捧哏。

程丹若最简单,“是么”“还有这样的事”“原来如此”,套话反复用,表示自己在听就行。

认识十几年了,婆媳也好,妯娌也罢,多少了解彼此的为人,大家对她的容忍度很高,假装听不出话中的敷衍。

席面热热闹闹地吃完了。

程丹若发现,谢家的厨子水平炉火纯青,一盅平平无奇的鸭糊涂,侯府做得就是更好吃。汤羊也是,一点膻气也无,酥烂又不失鲜嫩,能连吃好几块。鹿肉薄薄脆脆,淋上秘制酱料,别有滋味。

社畜一天,唯有美食才能抚慰空落落的肠胃。

席罢,漱口净手。

莫大奶奶瞥她一眼,刚想提起福姐儿的事,谢玄英就进来说:“父亲喊我们去书房说话。”

程丹若:我就知道。

她认命地起身,准备再和部门领导开个小会。

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抄手游廊两边都放下了帘子,阻挡雪花飘入。地面湿滑,谢玄英借着月色的掩护,牢牢握住她的手臂,免得她跌跤。

书房里也烧着两个大炭盆,热气扑面。

小厮重新上了茶水,掩门出去。

程丹若一看,更正了念头,不是小会,是密会。

她喝口茶,等靖海侯的开场白。

“老三媳妇。”靖海侯第一个就点她的名,“你每日进宫,陛下的身体如何,可有成算?”

程丹若:“儿媳不太清楚,陛下并未召见。”

“你如今天天在宫里,务必多加留神。”靖海侯叮嘱道,“及时传出消息,必要时,须携皇长子在旁侍疾。”

她点点头。

“皇次子如何?”他又问。

“老样子。”程丹若道,“比普通孩子更孱弱些,恐怕要在暖箱里住到开春。”

靖海侯颔首,斟酌道:“陛下已经有了春秋,此番无事自然最好,若有什么意外,还是要今早准备方稳妥。”

程丹若道:“储君既立,当是无碍的。”

“此言差矣。”靖海侯瞟她一眼,缓缓道,“越是这种时候,越难预料变化,凡事小心起见总不会错。”

程丹若一时没理解,但对靖海侯这样的领导,无须多问,听话就行:“是。”

靖海侯又关切地问了谢玄英兵部的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