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二章 准备动身(1 / 2)

加入书签

没过几天,楚江河的处分下来了,王建业亲自给他带的口信。

说是经过学校的讨论,就是让他暂时停课一段时间,反正现在离放暑假的时间也不远了,到下个学期的时候再正常上课。

王建业还跟他说,为了他这个事儿,学校里面分歧很大。

有些人认为他无组织无纪律,冲撞了外宾,还闹出了笑话,是个重大的事件,必须立刻开除。

有些人则认为那天的讲座本来就是交流性质的,楚江河作为学生则是正常的交流,并无不妥之处,况且他的言论还是符合京大的校训,不应该被处分。

更有的人认为他能勇于提出质疑,别说处分了,反而应该提出表扬。

最后学校争论不下,就给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只是让他暂时停课。

这也是为了降一降热度,省得学生们因为这个议论纷纷。

这个处分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接受,楚江河则有些无所谓,停课就停课呗。

正好他还想去港城走一遭,要是还上着课,他还发愁怎么请假,这下子连假也不用请了。

离下个学期开学时间还早,时间大把,正好满足自己的港城之行。

现在内地可没有什么金融衍生品可以交易,就连证券市场还得等到二十年后才会开放。

楚江河要想通过黄金赚钱,港城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

港城本身就是个金融城市,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各大金融机构都在港城有分支机构,到了那边不愁找不到合适的机构进行投资。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筹备这个事儿,为此还专门给张力拍了一个电报,也不知道他收到没有。

至于自己媳妇那边,也早就通过气,说趁着这段时间去南方看看自己家的生意。

柳云芳知道自己男人在做生意,但是具体做的什么她就不知道了,她也不懂,反正家里的钱是越来越多,她都有些发愁这钱藏在哪里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京城的变化也是越来越明显。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国家文件中第一次对个体户的地位提出认可。

那些返城暂时没有工作的知青,迫于生计只能操持起个体户的营生,理发、修鞋、磨刀、卖小吃等他们走街串巷、大声吆喝,虽然付出的辛劳可以养家湖口,却并不被主流社会所认可。

个体户,最初就是待业青年的代名词,区别于有正经工作的人,让人听着刺耳。

马亮手底下也有些人,竟然公开摆起了摊,开始当街叫卖起来,听说这生意还不错。

有了第一个,就很快就有了第二个,他们争先效彷,纷纷自发的聚在一起,在京城的几条街上,竟形成了不小的规模。

这个年代的人们也不缺冒险精神,没有货源他们就找,凭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直接跑到南方的厂家去批发,然后再倒到京城来卖。

现在还有着信息差的时代,只要肯干,那满地就是商机。

他们这些人只凭着倒买倒卖就积聚了不少的财富,很多人别看摆着个小摊,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早已经是万元户了。

马亮他们占着先机,趁着这个机会发展了不少的下线,论起规模来,他如今在京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倒爷了。

很多没有门路的人都从他手里拿货,光是这一部分就让他们的生意大赚特赚。

马亮现在也很少走街串巷,开始坐镇指挥,专心做起了二道贩子,凭着陈友林的渠道买卖是越做越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