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功告成(1 / 2)

加入书签

参观了依山而建的书院,见到了欢乐劳动着的孤儿们,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沈谦逐渐体会到徐昀话里的深意。

这群孤儿大多七八岁,很多已经完成了蒙学教育,正是汲取各种知识,重塑思想的重要阶段。

只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出十年,就能拥有一大批最虔诚和最中坚的力量。

这确实是立身之本,甚至可以说,是徐氏成为百年世族的伊始。

不过,沈谦还是小看了徐昀的抱负。

他的目的岂是一家一姓的昌盛,播下种子,然后燎原,给这个世界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与之相比,繁衍后代,开枝散叶,世族郡望,青史留名,又算的什么?

徐昀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和九死社的成员泡在雁来书院,吃住睡全在一起,先给他们授课,转变思维模式。

“这是拼音,分声母和韵母,常用的汉字都可以用拼音标识、诵读、记忆。以前启蒙,只能让蒙童跟读,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耗时耗力。现在形成固定的模式,简单易学好推广,缩减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这是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用来断句,清晰文意,必要时候还可以表达语气。诸位都是读圣贤书的,圣人之言,为何会被曲解,乃至各家注解良莠不齐,驳杂不堪。无非是五经不能断句,前言后语,诘屈聱牙,所以任人打扮,谁是大儒,谁说了算。有了标点,不敢说完全诠释圣人本意,至少能让当世以及后世的大儒们,不再受任人打扮之苦……”

“这是大食数字,我觉得于术算之道特别有用。虽然咱们大焱是天朝上国,但也不能故步自封,蛮夷的东西,好的也要学。瞧,同样计数,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我们要写这么久,而大食数字,只用五笔。我再给你们出几道算题,咱们比比谁解的快……”

经过比试,众人看徐昀的眼神变了。

冯玉树作为第一徐吹,又把徐昀吹上了新高度,道:“外面那些百姓都传徐兄是儒家圣人,有先贤护体,招手引雷,吐气辟邪,百鬼不侵。我们说起来,还笑百姓愚昧,可今日方知,原是我等愚昧。”

诸葛云不甘落后,道:“徐兄就是当今的圣人,谁敢反对,我等与他誓不两立。”

徐昀对搞个人崇拜没什么兴趣,但是个人的绝对威望可以减少团队的摩擦,所以也没有太过干涉这种情绪的蔓延滋长。

而基础科学难就难在第一步,当徐昀用前世的知识把众人领进门,修行起来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三天后,孟应物决定从州学退学,留在雁来书院,追随徐昀,教书育人,成就比当官发财更有意义的伟业。

这个决定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沈谦和诸葛云苦劝不听,央徐昀单独找他谈,孟应物只问了一句话:“社头对自己开办的书院没有信心?”

徐昀还能说什么,转头对沈谦等人道:“人各有志,孟兄志不在仕途,若能扎根书院,也是为国为民。”

沈谦汗颜道:“比起孟兄,我辈为名利所困,实在愧对圣人教诲……”

“各行其志,没有高尚和卑劣。”徐昀道:“你我不在朝堂钻营,掌控权势,雁来书院不用两年,就得被人连根拔起。”

两人并肩站在山半腰的凉亭上,近处松涛阵阵,远处夕阳低落,晚归的大雁在空中徘徊长鸣。

江河如画,顿生壮怀激烈,沈谦高歌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徐昀想起当年某先辈登报邀请爱国青年结交,末尾的两句话就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突然像是重演了先辈们从无到有开天辟地的盛举。

他双手负后,袍摆翻飞,低声相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袍泽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朱蛮不顾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