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1 章 晋江首发(1 / 2)

加入书签

武则天定着天幕上“不在乎”三个字,兀自出神。

不在乎吗?

她缓缓摇了摇头,她觉得他还是在乎的。

【嬴政:有的时候不是不在乎,是不能在乎。】

【刘彻:讲话突然这么高深莫测,不能讲明白些吗?】

【朱元璋:莫非武帝看不懂始皇在说什么?】

【朱棣:武帝只喜爱直白的东西。】

一群人又开始在天幕上明着内涵汉武帝刘彻,刘彻气得牙痒痒。

卫子夫在一旁安慰道:“都是些后辈,陛下就不要计较了。”嗓音清清淡淡的,仿佛对什么都不在乎一样。

刘彻立马回神。

皇后叫他不要再计较了,这是在告诉自己,之前被天幕所透露的关于他们之后的事情,也不会去计较这些吗?

卫子夫不晓得刘彻曲解了自己的意思,只看到刘彻直至盯着她看,以为是自己说的话又惹他不高兴了。

想到此处卫子夫还想说点什么替自己辩解一下,但是又想到自己之后的下场,便抿紧了嘴巴。

做的再好又有和用处?

还不是没有好下场。

于是别过了头。

刘彻盯着卫皇后看了许久,也看到了她似乎有话想通自己说,但是最后选择了转过了头。

所以,皇后……这是……害羞了?!

自己热烈的眼神果然管用!

卫子夫不知道刘彻这些歪七扭八的心思,天幕同样也不知道。

天幕:

【虽然我们知道,高宗顺利地让武则天当上了皇后,但是在当时褚遂良和一众大臣的劝说下——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让武则天当上了皇后。

尽管,褚遂良给出的拒绝理由非常合情合理。

武则天确实侍奉过先帝,大家都知道她是先帝的女人。

但这件事抬到明面上来说,尤其是还被大臣用来当了拒绝的理由,李治多多少少还是能感受到些许的羞意的。

褚遂良见到皇帝沉默了,以为自己的理由奏效了,于是想要彻底打消皇帝的念头,他给皇帝下了一剂猛药。

他万万没想到的事,他的这一选择直接断送了自己后半辈子的荣华。】

【褚遂良脱下了自己官帽,对着高宗不停地磕头,对他说:“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

啥意思?就是如果皇帝再这样一意孤行,那么他褚遂良就罢工了,不干了!

李治非常生气!

他虽然手中还没有特别大的实权,此时此刻权利还在长孙无忌手中,但是大家对于他这个皇帝表面上还是敬重的,从来没有人敢这样明面上抵抗过他。

他生气归生气,也庆幸,终于发生了这样节外生枝的事情。

不知是设计还是巧合,武则天从大殿后边走了出来,问李治:“为什么不杀了他?”

假设褚遂良没有用力过猛

的话(),这场“废王立武”的会议还会是褚遂良胜出。

可是偏偏?()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褚遂良自己节外生枝了。他似乎,太心急了。

武则天一句:要不要杀了他?更是把主动权送到了李治手中。会议的主题从“废王立武”转变成了要不要杀褚遂良。

褚遂良是什么身份,他是一凤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是重要官员了,如果仅仅是一件这样的事情,就把褚遂良杀了,那未免就显得皇帝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长孙无忌便劝谏:有罪不可加刑。

褚遂良被贬了。】

【关于“废王立武”反对小分队的战员少了一个,但是还有长孙无忌在。他们虽然都反对,但是能看出,李治这一次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了。

此时此刻,他还需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之前参加第一次会议却称病的李勣。

一直到第一次他们小会召开,李勣都未曾露面,李治心知肚明,李勣的病该好了。

李勣虽然之前还没站过队,此时此刻称病的李勣听到了褚遂良的事情,觉得自己该出手了。

那么李勣会选择站到哪个队伍中呢?】

天幕中出现了三个选项:

【A李治;B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C不知道】

【嬴政:自然是李治。】

【刘彻:既然始皇帝觉得是李治,那朕偏偏选择B。】

李世民非常冷漠地选出了答案:

【李世民:A】

【武则天:天幕的暗示非常明显了。】

【朱棣:这段历史朕知道,就不参与了。】

【朱元璋:只有武帝选错,果真不出意料。】

系统适时上线:

【国宝999:扣除汉武帝云纹白玉韘形佩一枚。这么简单都能选错!(摇头)】

【刘彻:???你个破烂系统别走!!!】

【朱元璋:哈哈哈哈。】

【朱棣:哈哈哈哈。】

【嬴政:偏偏要和朕对着干,不和朕对着干就没事。】

【武则天:莫名觉得始皇帝其实是个暖心的人。】

【刘彻:暖心吗?朕觉得这是你的错觉。】

天幕:

【毫无疑问,李勣选择了和皇帝站在一起。在李勣的支持下,朝中的大臣很快倒戈皇帝李治,李治这才非常顺利地让武则天坐上了皇后之位。

但是为何李勣一出手,就纷纷有人倒戈了呢?

长孙无忌重臣没错,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只有一个重臣。(狗头)

你长孙无忌能是重臣,我李勣自然也是。既然你能靠着自己威望反对废王立武,我同样也能靠自己手中的兵权去支持废王立武。

何况,眼下皇帝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褚遂良倒了。】

【长孙无忌在军中的威望不如李勣,因此只要李勣在军中吼一声,必然一呼百应。

李治悬着的心在李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