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汴梁(2 / 2)

加入书签

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站出来给完颜守绪宽心。

完颜守绪为皇太子时,移剌蒲阿是他的亲卫军总领,又因拥立之功,军国大事多有参与,可谓皇帝的亲信。

“陛下,窝阔台身为蒙古国皇帝,却只率五万大军南下作战,西路军托雷部反而率七万大军,从大散关入宋境,此举蹊跷,不可不防。”

潼关守帅完颜合达久经沙场,对西路军托雷部南下宋境,始终心里不安。

蒙古国对金国用兵,不可能分出一半兵力对付遥远的西北边塞凤翔府,因为潼关尚在,从那里不可能攻入河南。

“陛下,对我大金国而言,将宋人扯入这场战事,大有裨益。宋境一旦被袭,宋军必会对鞑靼兴兵!西北边塞,有20万宋朝边军,足可以对鞑靼形成牵制!”

又是枢密副使移剌蒲阿,面色温和奏道,眼神中甚至有些喜色。

独自面对蒙古铁骑,大金国力有不逮。把西北的20万宋军拉进来,再好不过。

“陛下,移剌蒲阿所言差矣。臣曾入宋,曾闻鞑靼使者所言,想要借道宋境,联合宋人,灭我大金。以臣看来,托雷西路军七万之众进入宋境,恐怕是要借道汉中,沿汉水一路东进,直插我汴梁城身后。陛下明鉴!”

张天纲声音不大,殿上大金君臣人人愕然。参知政事李蹊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张相公所言极是!托雷西路军南下,其志不在宋人,而在灭我大金。陛下宜早做定夺,以免被鞑靼大军背后偷袭,我大金腹背受敌!”

蒙古国东路军只有三万,即便是借道淮南,也没有那个实力对金国背后形成威胁。这样看来,托雷从大散关南下,其所图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陛下,宋人汉中降将王夔如今在潼关。据他所言,汉中已经坚壁清野,似乎就是在等待鞑靼大军南下。以此推断,托雷必是从汉中东进,直插我大金腹地。陛下明鉴!”

名将完颜合达感觉事态严重,赶紧走出来进言。

“陛下早做定夺,以备鞑靼!”

“陛下明鉴!”

完颜赛不、完颜合达等臣子相继进言,显然都是明白了其中的蹊跷和利害。

围点打援、迂回作战,都是蒙古骑兵一贯的作战方式。这一次对大金用兵,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不足为奇。

“你们说,宋人会借道给鞑靼大军吗?”

完颜守绪的心,立刻揪了起来。

宋朝和蒙古国并无深仇大恨,宋皇赵竑虽然曾驱除了蒙古国使者,但谁知道他会不会改变心意。

要知道,宋金之间可是世仇,光是一个靖康之耻,就足够宋朝对大金刻骨铭心的了。

“陛下所虑甚是。以臣所见,还是要未雨绸缪,布兵于南阳邓唐一线,以备托雷部从汉水插我大金汴梁城背后。”

“陛下,鞑靼大军南下,即便是宋军不借道,宋军恐怕也会趁机北上,偷袭我大金腹地。布兵于南阳一线,有备无患。陛下斟酌。”

参知政事李蹊,平章政事完颜赛不一前一后,向完颜守绪进言。

“完颜赛不,你回潼关,主持潼关防线。移剌蒲阿、完颜合达,你们率五万大军,另调忠孝军,坐镇南阳一线,对付托雷西路军。完颜庆山奴坐镇徐州,蒲查官奴驻守睢州,共抗鞑靼!”

八年的执政生涯下来,完颜守绪于军国大事,似乎已经有些见地。

众臣纷纷听旨,张天纲暗暗摇头。

移剌蒲阿是皇帝的心腹,但他志大才疏,又优柔寡断,让他统领大军,有些草率,但皇帝放心。

不过,军中有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这些名将,应该可以稳住大局,他也不便再进言。

“诸位卿家,鞑靼大军南下,我大金风雨飘摇,诸卿宜同心协力,共赴国难!”

完颜守绪肃然而言,众将一一听令,人人都是惕然。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场恶战,恐怕就要开始了。

“众卿,朕只是不解,宋人助西夏抗击鞑靼,又占了西夏之地,还驱除鞑靼使者。如此奇耻大辱,鞑靼大军为何不报复?为何不对西夏的宋军用兵?他们能忍下这口恶气吗?”

御座上,完颜守绪眉头紧锁,一连几个问号。

什么时候,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也开始忍气吞声了?

“陛下,以臣看来,宋人在西夏集结了十几万大军,鞑靼想要动兵,却恐怕实力不允。之所以对我大金用兵,又从大散关南下,就是要打宋人一个措手不及,一是报复宋人,二是偷袭我大金背后。”

完颜合达暗暗纳闷,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完颜合达,如你所说,我大金王师还比不上南朝官军,不堪一击吗?”

果然,完颜合达的进言,让完颜守绪的脸色,立刻阴沉了许多。

看完颜合达的意思,蒙古大军似乎是避实就虚。这岂不是说,大金国不是宋人的对手?

众臣面面相觑,都是不言,许多人却是心里明白,宋军的战力,或许不及蒙古铁骑,但应该不会比如今的金军差吧。

皇帝对宋人骨子里的轻视和执念,什么时候才能取消?

蒙古大军南下,这个时候,皇帝还有心思和必要,纠结于这些事情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