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庶政(2 / 2)

加入书签

赵竑忽然转过头来,看着众人。

“你们知道,黄河以北的河北路,有多少耕地面积吗?”

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粮食产地,可惜被北宋的君臣们,生生给作贱了。

随着大宋水师开拓海外,婆罗洲、澳洲、印度洋、非洲,这些大宋水师战船能到的地方,都会垦殖开拓。用不了十年二十年,大宋的人口危机自然解除。

“陛下,臣曾查过旧档,河北东西两路,耕地60多万顷。若是能重新打通运河,耕田甚至会更多。”

汪纲思索片刻,说了出来。

“60万顷,民屯商屯军屯各占其一。以每亩五贯而言,光是商屯,朝廷就可以得到一亿贯,会子危机,迎刃而解。”

赵竑徐徐说了出来,心头激荡。

故土难离,相对于海外几乎半卖半送,若是夺得两河,光是商屯,就能解决不少财政上的麻烦。

“陛下,你是要对河北用兵吗?万万不可啊!”

宣缯赶紧劝起了赵竑。

刚刚结束蜀口之战,百废待兴,可不能穷兵黩武,再启兵事。

“鞑靼大军纵横黄河以北,铁骑所到之处,百姓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废墟。河北残破不堪,百姓都没有几个,不是用兵的时候。”

赵竑盯着讲武堂教场上正在操练的学员,笑着说道:

“你们以为,鞑靼大军退去之后,金人就无动于衷吗?”

几个大臣目光一对,都是笑了起来。

蒙军退去,金人肯定要见缝插针,伺机收回河东、河北了。不过,以金人目前的实力,自保尚不足,想要反击,收复“旧土”,恐怕是异想天开。

“河东、河北已然残破,朕要是用兵,需用兵十五万左右,方能和鞑靼大军抗衡。编练十五万大军,盔甲兵器,占领河东河北后需要的辎重粮草,恐怕也得两三年时间准备吧。”

赵竑思索着说了出来。

打下容易巩固难。两河残破,必须有足够的粮草和时间来恢复。数十万大军,也许只有从海外调拨,才能支撑起北伐的战事。

“陛下圣明!”

众臣都是点头称是。

河北平原,利于蒙古骑兵作战,没有十几万大军,恐怕真镇不住场子。

皇帝胃口越来越大,这是要硬碰硬,和蒙古人争夺天下了。

“陛下,楚州塘报,楚州内乱。李全部众以军粮不继,多有怨言。国安用、张林等五人杀了李全兄长李福与李全二子,并杀李全之妾刘氏,将首级函送金陵。陛下断了楚州忠义军饷银,李全向朝廷示弱,朝廷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宣缯禀报,扯到了淮东李全之事。

“宣卿,你怎么看楚州之事?”

赵竑把皮球踢给了自己的这位兵部尚书。

李全投降蒙古,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赵竑却心知肚明,他下旨中断楚州李全部的钱粮供给,比历史上更快更狠,从而引起李全部的内乱。他却没有想到,李全开始向宋廷请粮求饷。

“陛下,楚州军乱频繁,地方残破,不如拒绝李全,静观其变。”

朝廷练兵有成,宣缯似乎也激进了许多。

“宣卿,就按你所说的去做。李全随时会挥兵南下,让杜杲在扬州泰州一线做好防御,同时让孟珙带兵进入运河以西,和杜杲形成犄角之势。再调沿海制置使水师进入淮东海面,伺机灭了李全。”

赵竑皱眉下了军令,一阵头疼。

李全这个搅屎棍,打不死的小强,让他实在是无语。

他并不想在东线贸然发动战争,他想积蓄力量,为未来几年蒙宋大规模的战争准备。

大国博弈,长久激烈,有局限,最终统一,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和规律。

现在看来,只有和李全决裂了。

“陛下,换界之事关乎民生国本,刻不容缓。还请陛下斟酌决断!”

真德秀再一次就换界之事上禀。

看来,朝廷财库空虚,假币泛滥,会子贬值,已经让他坐卧不安。

“真公,嘉定十六年冬,朝廷节前最后一次朝会,你我用早饭使用假币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提起往事,赵竑很是有些感慨。

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了这个时空整整三年。

“陛下,臣记得。陛下是要对假币动手?”

“要换界,得先根除假币,溯本清源。假币的事情,户部查得怎么样了?”

其实在赵竑的心里,更倾向于开疆拓土转移会子贬值和人口危机。在开源还是节流上,开源显然效果更为明显。

“回陛下,源头还在纸张上。一旦造纸厂的纸张外流,假币便容易仿造多了,而且造出的假币真假难辨。如果杜绝了假币纸张的问题,假币便不容易泛滥。户部查察不力,陛下责罚。”

没有好纸张,再逼真的文字和版面也很容易辨认。而假币之所以难发觉,就在于纸张好坏上。

“户部和反贪司交接一下,由他们去查。假钞之事解决,再行换界!那些个胆大包天的硕鼠,该现形了。”

听说淮东割据的李全也在狂印会子,当真是让人无语。只要斩断源头,李全和大宋流行的假会子,还不是废纸一堆。

至于根除假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人心唯利,还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针对和打击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