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5章 黄河(1 / 2)

加入书签

兰州,自秦朝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朝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完颜宗弼攻占。此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

成吉思汗灭夏之战,因为赵竑的横空出世,西夏未灭,而被蒙古大军攻破又丢弃的兰州、临洮府、洮州等地,又被南宋军队所占据。

而且,看这架势,南宋这些“强盗”,没有一点放弃的意思。反而他们似乎要通过兰州,向外拓展。

赵竑站在岸边,看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思绪万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相对于战事相对祥和的南方,王朝兴替、宏图伟业,沧桑的黄河,经历得更多。

鹰击长空,在蓝天自由翱翔,俯瞰苍茫大地,世间万物。但能挥斥方遒、改天换地的,依然是人类。

他到这黄河边来,而不是待在兰州城,是为了迎接从西夏归来的将士。之所以出城,也是彰显他对英雄们的厚待。说是收买军心也不为过。

说到军心,他给了军人们足够的尊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军人们应该对他掏心掏肺吧。

“陛下,天太热,要不你下去歇着?”

四川反贪分司主事范钟和曹友闻走了上来,二人相对一眼,曹友闻在赵竑身旁轻声说道。

其实这是清晨,虽然是夏日,但山风徐徐,河水滔滔,也不是十分炎热。不过赵竑身为大宋皇帝,一直在这里等待回归的将士,似乎有些过犹不及。

“鞑靼大军已经全部退兵了吗?”

赵竑看着远处,轻声问道。

“回陛下,游骑撒出了两百多里,一直到了中兴府北,整个河西也已经囊括。蒙古大军已经全部退军了。”

曹友闻轻声回道,赵竑微微点了点头。

和历史上一样,蒙古大军运送成吉思汗的灵柩回蒙古草原,一时半会不会再回来了。

“河西的情形如何?”

赵竑继续问道,声音里夹杂着一声叹息。

“陛下,蒙古大军退去,河西千里无人烟,到处都是尸骸白骨,野狗猛兽横行。各州城只有一些降兵皂隶把守,防务形同虚设。”

曹友闻眉头紧锁着说了出来,小心翼翼。

“成吉思汗的第五子、高昌回鹘首领巴尔术率军从河西退兵,还在河西逗留。要不要半路截击,灭了他?”

河西走廊的西夏军民,十不存一。巴尔术的高昌国和河西毗邻,宋军一旦进入河西,和巴尔术部的冲突不可避免。

巴尔术的高昌回鹘地盘紧邻河西,赵竑有些心动,还是摇了摇头。

“我军虽然有了万余战马,但缺少骑兵作战的经验。高昌回鹘都是骑兵,一击不中,反而可能惹下祸端。等巴尔术大军撤出河西,立刻出兵占领。巴尔术再来时,迎头痛击就是。”

高昌回鹘在西域,后世的乌鲁木齐哈密一带,大宋要成为真正的强国,西域必须恢复,高昌回鹘这块汉唐故地,势在必得。

况且,现在截击巴尔术,万一引起窝阔台部的蒙古大军反扑,反而不利大军收复河西。见缝插针,一击必中,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臣遵旨领命!”

曹友闻不甘心,悻悻领旨。

不能痛打落水狗,消除隐患,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曹友闻,高昌回鹘不过两三万将士,要想灭它,来日方长,不必急在一时。对我大宋边军的实力,你要有最起码的信心。”

赵竑轻声一句,曹友闻连连点头领旨,老脸暗红。

大宋四川一地,一年就可以练出数万精兵,又岂是这些人口稀少的西域小国可比。

“曹有闻,经沔州城一战,你和余玠头上的“权”字,都可以去掉了。”

赵竑头也不回一句,曹有闻肃然,赶紧跪下,磕头谢恩。

“臣谢陛下知遇之恩!谢陛下信任,臣必披肝沥胆,以报陛下!”

阶州失陷,皇帝并没有怪罪,反而因为小小的战功,让自己“转正”,天恩浩荡。

"起来吧!以后做事,胆要大,心也要更细一些!毕竟一个疏忽,很有可能就是万千人的性命。"

赵竑转过头来,等曹有闻爬起来,这才看着众将臣,感慨万千,却是转化了话题。

“我朝自立国之日起,就边患不断。先是辽、再是西夏、金,再为鞑靼。朝廷以文治武,以儒立国,重内轻外,强干弱枝,文臣补藩镇缺,各州强兵尽收禁军,直隶三衙。却使得边地武备松弛,禁军形同虚设,一败再败,犹如丧家之犬,狼狈逃窜到了江南。”

赵竑轻声道来,众将臣恭恭敬敬,人人都是肃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