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风起(2 / 2)

加入书签

也不知道,鞑靼大军到时候会不会南下侵宋?他的胞弟曹友万和余玠等大宋将士,也不知道在西夏怎么样?

“彭相公,我会派人招募民夫,就从山脚下修路,一直到沔州,再到三关五州。有了好路,才能将水泥运往各州城。”

修好了这些偏僻山道,才能便利转运粮草辎重,这也是修建蜀口防御的一部分。

和彭大雅分开,进了冶铁厂房,炉火耀眼,刚才的阴冷荡然无存,曹友闻额头的汗水,立刻冒了出来。几个工匠不断用铁钎从炉中取样观测,看是否达到优质钢铁的标准。巨大的铁炉缓缓倾斜,火红的钢水流入一个个模具,火光四射,让人目眩神迷。

这是从大冶铁厂得到的经验,转炉炼钢,几个时辰一炉钢,让大量出钢变的容易,比过去平炉炼铁快了不止十倍。好的钢能铸造出更好的火炮和兵器,结实耐用,安全隐患也少,和熟铁铸造火炮相比,优势一目了然。

“真志道!你怎么在这里?”

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曹友闻惊喜地叫了起来。

“曹友闻,曹大将军,你怎么到铁厂来了?”

真志道也是喜出望外,和曹友闻紧紧握手,用的还是金陵讲武堂的招呼方式。

“我现在是沔州铁厂的副主事,冶铁炼钢、火器铸造都有参与。我去年秋去大冶铁厂观摩学习,年初才回来。”

炉前太嘈杂,真志道和曹友闻出来,真志道兴致不减。

“这里面有十几个讲武堂的学员,三四十个金陵大学堂的毕业生,有一些你还认识。你怎么到这来了?要有战事吗?老余和曹二那边怎么样?”

“大宋和西夏中间隔着一个金国,所以西夏那边,以及鞑靼大军的动向,都不是很清楚。”

曹友闻摇摇头,岔开了话题。

“你一个人?那个吴敏……”

“早就分了!”

真志道摆摆手,面色有些尴尬。

天南地北,一个西北边塞,一个东南,离久情疏,连藕断丝连都没有。

“分了就分了,重新来过就是。我堂妹不错,今年十六岁,待字闺中,准备去报四川师范学堂。你们处处看看。”

曹友闻一本正经说道。

真志道的人品,他还是放心。

“以后再说吧。有没有空?晚上咱们聚一下,我做东,叫上几个学弟,还有刘芳凝今天过来,咱们好好喝上一顿!”

“刘芳凝?”

曹友闻一愣,跟着明白了几分。他遗憾地摇了摇头,不忘叮嘱。

“陛下随时可能到达,鞑靼大军或许就要入侵,军务繁忙,恐怕不行啊!老真,有空来沔州城,我在哪里等你!”

不用问,真志道和刚刚调到利州西路的刘芳凝走在一起了。这二人是金陵讲武堂第一期的同学,刘芳凝秉性不错,志同道合,天作之合。

算起来,田义和魏思思,李思雨和张中夏,利州边塞,已经有三对金陵讲武堂的伴侣了。

“将军,咱们现在去那里,是要去利州大营吗?”

出了铁厂,上了官道,部下问道。

“去西和州!”

利州大营有讲武堂的军官们编练和招募新军,且处于后方,利州兵器制造分司有田义和郑途坐镇,有利州大营数万将士拱卫,生产和安全都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还是回这些边塞重镇,看一下这些险要之地的城防,以备蒙古大军入侵。

“将军,西和州守将、统制官吕文德来报,近两日有金人百姓陆续逃入境内,说是鞑靼大军攻掠临洮路,烧杀抢掠。”

“回去告诉吕文德,立刻坚壁清野,谨防鞑靼大军来犯!”

曹友闻心头一惊,面不改色传下军令。

“你们几人,立刻去成州、凤州、同庆府,传我军令,让他们立刻坚壁清野,不得迁延,否则军法从事!

传令给利州东路统制官江万载,所有州府县,坚壁清野,回归大城,不得有误!新笔趣阁

传令给利州大营,让他们派出游骑,枕戈以待,以备鞑靼大军到来!

向四川制置司禀报军情,就说鞑靼入侵金境,利州两路坚壁清野、严阵以待!

传令给铁厂和水泥厂,让他们立刻停产,所有刀枪火器等,尽快转运,发往利州两路!”

曹友闻传下军令,众将士纷纷打马离去。曹友闻的目光,不由自主扫向了东南方向。

皇帝,应该已经动身了吧?

蒙古大军,不会真的入侵大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