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瞻望(2 / 2)

加入书签

都当了皇帝了,他还对当老师念念不忘,甚至还很是期盼。

这不是贱吧?还是骨子里就放不下?

赵竑的话,让魏了翁似懂非懂。不过,金陵讲武堂干什么,他倒是明白了七八分。

不就是培养军官吗!

“魏公,不要小看讲武堂,他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要改变大宋,就要从讲武堂和水师学堂开始。”

注意到魏了翁似乎有些不怎么重视,赵竑忍不住叮嘱了起来。

“陛下,臣谨记!”

魏了翁一阵尴尬,忍不住问道。

“陛下既然创办两大学堂,为什么要去金陵,而不是放在临安城?岂不是更加方便?”

大宋水师学堂位于庆元府,因为要随时出海练习,设在庆元府海边,倒也能理解。

临安城是京师所在,畿辅重地,富裕繁华,讲武堂和大学堂设在临安城,再也合适不过。为什么要去金陵城?

“魏卿,你觉得“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临安城,真适合创办讲武堂吗?”

赵竑看着场中热火朝天的比赛场面,轻轻摇了摇头。

“临安城民风骄奢,只适合享受,不适合做事。再豪迈的英雄气,都会消融在酒色财气里。金陵城毗邻边塞,龙盘虎踞之地。新朝新气象,一切从新开始吧。”

以一路成为大宋各省之模范。两大学堂设在金陵城,还有另外一种意思。他要以江南东路为试点推行新政,当然要选江南东路首府的金陵城开始了。

“陛下明鉴。”

魏了翁讪讪一笑,算是做了回答。

“暖风熏得游人醉”都从皇帝嘴里冒出来了,临安城自然不合适了。

“诸位,朕不瞒你们。朕欲在江南东路推行新政,编练新军、强兵强国,这也是讲武堂和大学堂设在金陵的另外一个原因。”

赵竑的话,让魏了翁等人恍然大悟,都是为赵竑捏把汗。

新皇雄心勃勃,许多想法,都要从江南东路,从金陵做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些用不了多久,新皇就会望峰息心了。

新皇调殿前司的一万六千江南东路籍禁军去金陵,江南东路的军力已达六万余人,超过了临安城。

新皇此举,究竟是要厉兵秣马,还是要迁都北上?

“陛下,张洪以刀术丁组第一晋级,许胜以枪术甲组第一晋级,还有胡大头、王英也晋级了!”

众人心思各异,田义过来禀报,脸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

赵竑笑着点点头。

张洪和许胜,都是百里挑一的猛士,胡大头也是猛男。想不到自己的侍卫,身手如此了得。

“刚才和张三交手的,那人是谁?”

赵竑下意识起了兴趣。

“回陛下,此人叫王大龙,为枪术甲组头名。张三运气不好,提前遇上了他。王大龙枪术极为精湛,一手杨家枪罕逢对手,恐怕许胜也不是对手,堪称我大宋枪术宗师!”

赵竑莞尔一笑。田义是枪术大家,他的分析当然靠谱。

张三能和王大龙抗衡十几回合,看来手底下果然不弱,怪不得王圭高虎那些猛男服他。

“要是许胜、胡大头、王英一起上,用刺枪术舍命相搏,是不是王大龙的对手?”

“回陛下,刺枪术杀伤极大,枪枪见血,单单许胜和胡大头二人,王大龙恐怕早已倒下了。”

田义的分析,让赵竑微微颔首。

刺枪术是杀人的伎俩,刺刀见红,凭借的不单单是技巧,更是无所畏惧、同归于尽的勇气,当然坚不可摧。

“田将军,在下新任沿海制置副使吴潜,关于火炮,在下有些想法,想和田将军切磋一下。”

吴潜忽然开口,向田义一揖。

“吴相公,但说无妨!”

田义面带微笑说道,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一个杀猪的,竟然被衣冠楚楚的士大夫以礼相待,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彼一时。

这才是大丈夫该有的人生!

“田将军,若以海上作战,火炮抛射,距离太远,难以奏效,小炮反而比较好用,因此……”

吴潜和田义在一旁轻声交谈,赵竑听的仔细,忍不住插话进来。

“吴潜,你说的没错!海上作战,远距离击中的概率太小,近距离作战才能命中要害。战船要用大口径短管火炮平射,射程有一两百步就足够!”

这个吴潜,还没有见火炮,就能发现海战中的作战问题,的确有两把刷子。

“陛下所言极是!海上作战,在于射击的精确。下官随便一说,陛下就有对策。陛下果然是个中高手!”

吴潜惊讶于赵竑的博学,恭维着皇帝,不知是真是假。

“陛下,24斤的短管火炮正在准备当中。等造出来试好了,再试造48斤的!”

田义点点头说道。

搞了半天,原来这些短管重炮,都是为了水师准备的。

“让郑途去做就是。你现在火器主管教官,尤其是炮手教官的培训!”

赵竑点点头,一本正经叮嘱道。

24宋斤,大约是14.5公斤,也就是29斤,和后世32磅的火炮接近。32磅,64磅,这一通炮弹砸下来,什么样的战船能够阻挡?

漫天的雪花悠悠而下,赵竑看着校场上千军竟雄的热烈场面,不由得浮想联翩。

若是大宋将士人人冲冠一怒,舍生忘死,成吉思汗的铁骑,似乎也并不怎么恐怖。

火器加勇气,配以训练有素的猛士,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根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