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1 章 201(二更)(2 / 2)

加入书签

可如今再回汉阳前,也正是这位同样为他所敬重的并州牧,完成了对汉阳姜氏的雷霆打击。

他一位相熟的堂兄便死于此事。

然而再回看此事,从这出审判中幸存下来的,恰恰是四家中品行和能力最为出众的,这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应当如何评价才好。

但或许,就像赵昂选择了出仕于乔琰麾下一样,对他来说在此时最合适的出路是用心办事,让汉阳姜氏还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时也命也罢了。

张太守拍了拍他的肩膀,并未多言。

这个时候有些劝诫的话若说出来,对人来说未免残忍,也只能等到时间来抹平这一切了。

姜冏处理完了冀县的家人后事,便前来了

上邽。

在他抵达之前,这些从凉州各郡赶来的豪强也都已经在乔琰这里报了道,此时正是各自展现出筹码的时候。

段奎这家伙能想出协助乔琰处理俘虏的事情,其他人也可以。

他能想出将人质送到乔琰这里的操作,其他人也同样可以。

这让段奎很觉不安。

若不能从这些相互竞价的人中颖脱而出,他还要如何确保自家的未来?

姜冏踏入议事厅的时候便听到段奎说道:“君侯预备暂放于武威郡军屯的俘虏,我段氏可以负责其吃住开销,为防此举显得段氏施恩,一应用度都将先送往姑臧郡府。”

这话听着还好,可段奎紧接着就说道:“我等有此举,实是君侯于汉阳所行之义举,令我等茅塞顿开。”

“这凉州地界何以动乱频频,便是因为我等虽有富贵,却时常与民争利,而非和衷共济。为弥补昔年错处,当有觉悟悔改之举动。”

“……”在旁记录的赵昂笔尖一顿。

姜冏的脚步也随之一停。

段奎这个压价压到了倒贴的地步,也不算太意外。

河西四郡向来富庶,因乌鞘岭的缘故,连羌人作乱都少有覆盖到那一片去,他们确实是出得起这个价格的。

但是后面那番吹捧的话,可就真是……

大概是河西风沙吹出来的厚脸皮吧。

乔琰都忍不住朝着段奎分去了一个眼神。

却见对方的神情那叫一个坦坦荡荡。

她毫不怀疑,要不是她早在段奎开口之前就说,段煨和武威段氏之间的关系她不会捆绑着来看,不至于让他们因此而为难,段奎只怕能说出将他也给带去郿坞之下这样的话。

不过她不打算再让他们说下去了。

现在的争相竞价,还是有些意气上头的因素在。

危机感和相互之间的攀比竞价,都让筹码层层上涨。

若是他们在随后后悔,难保不会牵扯出另外的麻烦。

“段家主倒也不必如此。”乔琰扣了扣桌案,示意他们各自停嘴,“我意已决,此番出兵长安,调度走了三万兵卒后,秋收必定缺人,正好由这一万五千俘虏替代。”

“故而我想请各位协助监管,一应用度由我出七成,各位若有此心,替我负担剩下的三成就是。”

“此外我有另外的一件事想要请诸位帮忙,”乔琰看着在场几人,说道:“我想请诸位协助我,翻修自泥阳往高平,由高平往汉阳,由汉阳往金城,以及自高平往武威的四条官道。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修路?

在场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真是一条特别的要求。

可细想之下,他们又觉得乔琰此举实不足奇。

她在凉州的声望已随着震慑世家豪族,以及快速出兵击败董卓部将,而变得越发稳固。

在这样的局面下,她若是退出凉州,实属不明智。

那么想要将凉州各处以及凉州并州之间联系得更加密切,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之事。

这举动倒还真称不上僭越。

就连皇甫嵩在听闻她这个决定后,说的也只是:“昔年凉州平定之事空耗人力财力,却依然降而后叛,历任凉州刺史罕有将此地收复者,韩遂边章作乱之际,大汉一度想要放弃凉州这一边陲屏障。”

“如此说来,烨舒若能稳镇凉州,联通二地,也未尝不是大汉之福。”

特殊的情况下,总有些规定是可以不用这样严格死守的。

比如说在当今天子都分作了两边,还都不能算自由主政的情势下,以皇甫嵩看来,乔琰便是同领凉州牧和并州牧也无妨。

毕竟凉州这地方,若无人能形成有效的镇压,只怕就不算做大汉国土的一部分了。

当年崔烈就是这么想的。

正因为如此,能保住凉州就是好事,不必扯什么规则。

以并州辖制凉州,也是一条解决之法。

乔琰在与这些凉州豪强所说的话里,最为核心的一条便是联通泥阳与高平。

泥阳虽属凉州北地郡,却被覆盖在子午岭东西的屯田区域内,换句话说,这是并州已经管辖到的范围。

那么这就是在加强并州和凉州之间的交通要道联系。

可行。

而对那些试图从乔琰这里得到个准话的凉州豪强来说——

修路好啊!

修路怎么都不算是个一锤子买卖,哪怕乔琰强调了要让他们雇佣人来修,那也只是破财的问题而已。

到时候就说这个路修得还不够平整,再换个送钱的理由好了!

乔琰得了利,他们得了安全,这也未尝不是一种两全其美。

但从凉州各家中讨要来利益报酬,不是乔琰眼下的首要任务。

在送走了这些人后,乔琰便和皇甫嵩商定,明日进军陈仓。

她与皇甫嵩朝着上邽城外军营方向走去的时候,开口说道:“陈仓附近的散关,早在十日前就已经被我的部下给拿下了,昨日他送来了消息,因李应和樊稠等人已拔营开赴凉州,陈仓守军也被他们征调走了大半,他便又打着天师道与之往来的旗号,领人夺了城。”

“要我说来这样也好,还省了让前哨提前夺城的麻烦。”

董卓在布置关中防守的时候,并未将陈仓作为守备重镇。

因郿坞方向有一道拦截,陈仓位置守军的职务,便更像观测凉州方向有无朝三辅进军的队伍。

这个选择并不奇怪。

董卓的军粮储备不足以支撑他在陈仓驻军,形成过长的军粮补给线路。

这种长达两年的忽视,让李应和樊稠经过此地的时候,同样没觉得这里有留大量兵卒守备的必要。

他们走的是渭水河道进攻凉州,那就当然不会有这边的敌军南来,陈仓西面的武都郡又是个“友好”的邻居,在这种情况下,等回师的时候再增兵此处

就是。

这个选择也恰恰给了徐庶直接抢夺陈仓,等待乔琰前来会合的机会。

乔琰自己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她回头就看到皇甫嵩的脸上摆出了一副很是无语的表情。

倒也不能怪皇甫嵩会有这种反应。

先前乔琰从并州发兵夺取高平的一战,他还正等着跟她会师,就收到了她已身在高平城中的消息,还请他去城中用个晚膳。

这次董卓骤然出兵,他还没能从高平领军前来支援,就收到了她已击败敌军的消息。

她甚至顺路收拾了汉阳四姓。

现在呢,连陈仓都不用打了。

皇甫嵩忽然有种自己是来蹭顺风车混战功的感觉。

但他到底是年高持重之人,只是回道:“此处少费些力也好,自陈仓往长安一路距离不短,我等远道行军,先将军粮囤积于陈仓,也便于随后补给。()”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终于觉得自己有处可用的皇甫嵩连忙回道:“烨舒说来便是。”

“此事还是从这些投降的兵卒中获知的,二十天前长安城中突生变故,李傕因董卓迟迟不出兵凉州之事,认为董卓决策失当,将其给软禁了。所以我们此番要对上的,可能不是董卓,而是李傕。”

她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思虑之色:“说起来,有无这种可能,在我们抵达长安之前,这两方会先打起来?”

皇甫嵩:“……”!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