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拦路将军(2 / 2)

加入书签

不少南军老卒拉住了旁边的杂兵手中缰绳,队伍一分为三,十多名老卒护住了韩佑,其他两支队伍一前一后,携带短弓的老卒全抽出了弓箭。

杂兵们全都紧张了起来,见到老卒们如临大敌,困意顿无,略显惊慌的看向周围人,不知所措。

韩佑的目光再次被风白吸引了,后者竟然趴在了马背上,将身体紧紧贴住马背不说,还操控着胯下战马微微偏移,可以理解为“侧面对敌”。

要知道这是一种本能,老卒的本能。

遇到不明的敌情时,没有弓箭的老卒就是这种姿势,战马侧立,可以第一时间调转马头离开,能节省不少时间,二是如果陷入重围,或是被箭矢袭击,能够暂时将战马当做“盾牌”,身体贴在马背上,也是为了减少被箭矢射中的几率。

不止是韩佑注意到了,陆百川也注意到了。

风白能有这种习惯无非两种情况,一,从小训练而成,二,军中习惯。

军中肯定是不可能了,那么只有可能是从小训练的,那么问题来了,世家子,还是庶出,从小训练这种事做什么?

所以说这件事就很矛盾,风白说他是庶出,家里人希望他在京中谋一条出路,参加科举。

既然是参加科举要当文臣,为什么从小接受这种战阵上的训练?

陆百川看了眼韩佑,见到后者也凝望着风白,没吭声,韩佑注意到了,大川儿自然不会再去提醒。

片刻后,两名南军老卒回来了,带着一名身披甲骑卒。

这一看就是折冲府的府兵,而且还是重甲骑卒。

重甲骑卒和边军骑卒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马铠。

边军一般不出关,出关就是追击战,需要强大的机动能力,装备自然都是轻甲,甚至很多勇猛的边军骑卒在特殊情况下直接舍弃到轻甲。

而折冲府,尤其是上府、中府,他们的职责是平乱、维持地方稳定,不需要长途奔袭,穿的“铠”,包括马铠。

马头、颈部、肩部至胸部,腰部两侧以及臀部,都挂着“甲”,也就是“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与“搭后”,将胯下战马包裹了三分之二的面积。

马上骑卒,则是连铠,以鱼鳞形的甲片制成,铠甲的长度延长到腹部,小臂是皮革,下摆依旧是甲片,圆弧形,腹部与胸口镶嵌了椭圆形的铁甲片。

如果是寻常乱民或是什么山匪寇盗,哪怕是上千人,穿着这种装备的府兵骑卒,不需多,百人就可,两三个冲锋就能彻底冲散敌阵。

骑卒到了最前方的江追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铠甲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卑下,旬县折冲都尉曹理义,见过诸位将军。”

折冲府分为上、中、下,折冲都尉最大,上府从四品,中府从五品,下府正六品,军中到了六品,已经算是“将”了。

折冲上府可以指挥辅兵营与屯兵卫,不算辅兵与军随,上府有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

不过到了前朝末期时,各地折冲府都存在大量的吃空饷情况,最严重的折冲府,尤其是下府,基本都不满员,好点的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员,比较偏远的,连一半都没有。

旬县折冲府靠近京中,三年五载都难动弹一次,最多就是随军出征罢了,只是下府,建立之初为了护送矿队或者税银。

韩佑打马上前,狐疑道:“大半夜,你在官道上杵着干什么?”

“等京中援手救长垣百姓。”

黑暗中也看不出个长相的曹理义焦急道:“长垣塌山已是过了十三个时辰,被困百姓足有四千之众,京中不下手令,卑下不敢率领麾下前去开山。”

“下次,如果有下次的话。”

韩佑朗声道:“无需等朝廷下手令,第一时间集结青壮民夫和军伍,开山,救人,出了事,本校尉为你兜着。”

黑暗中的曹理义仰起头,试图看清韩佑的面容。

声音,太过年轻,可说出的话,却令他无比动容,只是对方一个小小统领罢了,怎么兜着?

曹理义无声叹息了一口气,这么大个事,只派来一个校尉,朝廷,果然是令人心寒的紧。

刚才俩南军老卒过去后,也没说他们是仪刀卫的,而是说京中派来的,所以曹理义也不知道这群人的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