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8 章 国运龙脉(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桥松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所有以大秦为荣的老秦人。他们得意于自己国家的强大,看不起其他人,觉得那些都是蛮夷,给他们几百年也比不过大秦。

这是个很危险的迹象。

但可怕的在于,这样的迹象除却太子之外,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不对。因为他们都被灭六国的功绩迷花了眼,开始膨胀了。

秦王政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他是不是也飘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秦王政心里清楚,他确实有点飘了。

这是人之常情,圣人也难以避免,身处高位的君王就更难了。毕竟总有很多人整日在他们耳边吹捧,听得多了,谦虚的人也会变得自满。

秦王政叹了口气:

“当年关东六国也是这么看秦国的,他们觉得秦人皆为蛮夷,不通教化,根本不足为虑。”

结果却是秦国经过数代的积累、经过商君变法,在全国上下铁了心要变强不再受人欺凌的局面下,成功完成了蜕变。

秦国的崛起速度在有些人看来极为惊人,好像一眨眼就从弱国成为了霸主。如果秦人不吸取自家的这个经验教训,同样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别国身上。

扶苏教育儿子: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再小的对手也要抱有足够的警惕。你可以蔑视现在落后的他们,但是不要觉得他们如今的贫弱就等于彻底丧失了崛起的潜力。”

桥松还不是很懂这个道理,他见过的世面太少了。

扶苏想了想,招来史官:

“读史可以明智,以后太孙闲暇时间就随你研习史书。”

史官并不想带孩子:

“臣只懂记录,不太会分析那些……”

不如还是找个朝中高官教导太子这些道理吧,他们才是人精。

扶苏却摇头:

“现在还不必学得那么透彻,你就让他自己研究,分析王侯将相为何会做出史书上那样的选择。倘若他有想不通的地方,能解答的你为他解答,不能的再去询问蒙卿。”

见史官还要推脱,扶苏让人去将巴蜀新进贡的鲜果分了一些给史官,让他拿去给家中孩子尝尝味道。

史官顿时说不出拒绝的话了。

俸禄钱财易得,这类有定数的贡品却不是他想要就能买到的。

难怪群臣被迫加班也加得起劲,一边是不答应就会得罪君上,一边是答应就各种好处不断,根本没得选。

桥松意识到自己好像犯错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等父亲和史官聊完,他才小声开口,问长辈有没有生气。

扶苏斜眼瞥他:

“我若是同你计较,每天生气可生不过来。”

桥松立刻反驳:

“才不是,分明是父亲天天气我!”

侧头看见祖父在看自己这边,桥松刚冒起的气焰又弱了下去,祖父还没说有没有对他失望呢。

秦王政只对太子说道:

“既然你觉得西方人能靠自己研究出更厉害的技术,那你可有对策?”

这算是替孙子解围了。

扶苏也没指望桥松能想到什么解决方法,之前只是提醒儿子不要光想着用破烂打发西方人,还得警惕他们借机崛起。

文明的火苗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微弱,但眨眼间就能燎原。

见父亲也对这个感兴趣,扶苏才不再卖关子。

他出了个非常狠辣地主意:

“既然担忧他们自己研究,那就不给他们研究的机会。每当西方人琢磨出比买去的技术先进一些的变种,我们就将更优越一点的东西直接拿出来售卖。”

假设他们一开始买去了炼铁技术,但是炼出的铁脆到只能砍豆腐。如果他们自己改进出了能砍软木的,那大秦就立刻卖他们可以砍硬木的。等他们研究出能砍脆铁的,大秦就卖他们能砍硬铁的,以此类推。

想要打压对方的文明发展其实也不难,灭杀他们的创造力就可以了。你给的东西永远比他们自己研究的要好,那么慢慢的他们就会产生惰性。

——反正自己研究的也没什么用,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折腾半天搞出的新东西瞬间就被取代。

倘若成本能收回来,可能还会有人低价倾销,占领低端市场。要是成本收不回来,那长此以往就没人愿意去琢磨了。

不是所有民族都肯长久地投入资源去拼一个未来的,他们的自信心不够的话,就会怀疑自己永远都无法超越旁人,然后放弃努力。

先贤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反过来,如果不想让别人学会钓鱼,那你就一直送他现成的鱼。

八成的人都会被这招养废,国也一样。

桥松听傻了都:

“这……原来还能这样?”

秦王政赞许道:

“这招不错,不过得保证大秦一直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否则给不出更高的技术,这个法子也就废了。”

而且只保持优于对方也不够,最好能拉开差距。差距拉得越大,给自己留下的余地也就越多,不至于紧巴巴的。

对敌人

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博弈本就如此。生存资源只有这么多,不自私一点倒霉的就会是自己乃至自己的后人。

说得更难听一点,这样的手段你不对敌人用,以后敌人也会对你用。到时候你就去赌吧,赌你的后人能冲破封锁、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来。

这太难了,没有必要给后代找这样的麻烦。他们完全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腾飞,何苦自己拼搏。

毕竟失败的代价太惨重了,谁也承受不起。

扶苏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都能套用到国家上去,就像这种养废的操作,许多贵族都干过。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他们就故意将人娇养得没有能力只懂吃喝玩乐,等你见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

桥松若有所思。

把陷入沉思的儿子抛到一边,扶苏看向心情愉悦的父亲。今天给孩子灌输的内容已经够多了,他决定聊点不用动脑子的事情。

于是扶苏问父亲:

“何时动身去临江宫?”

秦王政头也不抬地继续批阅奏折:

“怎么?在章台宫里憋久了,已经待不住了?”

扶苏承认了:

“还想和父亲一起去集市里逛逛,整日闷在宫中着实无趣。”

秦王政批完换了一封奏折:

“过几个月出去巡游之后,总有你逛的时候,何必着急。”

扶苏觉得那不一样,咸阳风貌和其他地方的风貌是不同的。而且咸阳的流行风向一向是其他地方跟着学的,在咸阳才能看见最新的乐子。

他跟父亲分享自己从史官那里听来的八卦:

“最近咸阳市集里流行起了志怪故事,讲的是各种神鬼传说,父亲一定感兴趣。”

秦王政觉得自己求仙问道的黑历史是过不去了,太子怎么还提?

他放下奏折,盯着儿子不说话。

扶苏不痛不痒,接着往下说:

“也不知是谁编的故事,都是些情情爱爱的。什么仙人下凡历劫,结果阴差阳错痛失爱侣,为了复活爱人于是截取龙脉炼制成仙丹。”

秦王政:……

寡人的龙脉,是让你拿来谈情说爱的?

扶苏:“还有什么凡间女子偶然投胎去了仙界,和仙界的帝王产生了情愫。但仙人是不能成婚的,于是他们遭受到了天谴。为了抵抗天道,他们决定与天下所有人为敌,一场大战导致山崩地裂。”

秦王政:…………

哪里的山崩了?哪里的地裂了?不会是寡人的大秦吧?

秦王政感到了窒息。

这都是谁瞎编的故事,编排仙人也就罢了,还总是和他的领土过不去。世人不都敬畏鬼神吗,怎么会写出如此不祥的故事?

他们最好不要以大秦作为故事背景,祸害仙人可以,祸害大秦不行。

秦王政狐疑地看向爱子:

“不会是你编

的吧?()”

其他人不像这么胆大妄为的样子,这样的故事怕是听都不敢听。但他家太子不同,太子时常表露出对神仙存在的不以为意。

哪怕太子自己身上都出现了重生这样离奇的事情,可他还是不信天下间有仙人。

当初秦王针对这一点问过,结果扶苏理直气壮地表示,鬼可能存在,仙大概没有。反正父亲不能去求仙,父亲要是吃丹药他就跟着一起吃,看谁先死。

虽然秦王政对于丹药会吃死人还有一点零星的怀疑,但听到儿子都扬言大不了我们父子一起被丹药毒死,我身体不好肯定比父亲先死?()”,还是惊得七魂飞了六魄。

不行,他不能叫扶苏冒任何一点的险。

这会儿面对父亲的质疑,扶苏假作若无其事地回道:

“哪里就是我编的了?不信父亲陪我去集市听一听,真的有人在说这些故事。”

秦王政猜到了他会曲解自己的意思。

熟练地把话挑明:

“寡人说的是,这些故事内容是你编出来的,然后找了人在集市里宣扬。”

扶苏:看破不说破嘛!

扶苏嘴上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父亲冤枉我,我怎么会写这样的故事编排仙人?不过编写者大约也不是有意冒犯神仙,可能只是想叫庶民不要迷信虚无缥缈的神仙吧。”

秦王可不信儿子走这步棋是随性而为,他肯定有别的目的。

吓唬父亲,彻底掐灭父亲求仙的念头恐怕只是其一,还有别的想法。

扶苏见父亲坚持追问,只好低声解释起来。

他回去之后左思右想,都觉得周天子当初搞的什么“承天之命”是个大坑。自称上天之子,只能糊弄一下庶民,而且东周式微时连庶民都不信这个鬼话了。

但是天命所归这样的手段,又确实是个很好用的东西,只不过副作用太大了。风调雨顺时还好,一旦灾祸太多,就容易显得君王在天道跟前失宠了一般。

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天”这个神祇呢?

扶苏把目光放到了龙脉和国运上去。

将龙脉和庶民挂钩,作为整个民族的庇佑之神。龙脉在,民族血脉就能生生不息,龙脉出了问题,百姓就会病疫四起。

国运则和国家安稳挂钩,是朝代存亡延续的体现。国运昌隆时风调雨顺没有战乱,国运衰落时各种天灾频发。

秦王政听得直皱眉:

“你是想……”

把天灾人祸推锅给国运和龙脉,这样就和君王本身割裂开了。这些不可控的问题出现和君王没有关系,是这两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自己生病了”。

但是君王可以做那个拯救者、号召者。

号召天下万民齐心协力对抗天灾,大家一起挽救龙脉和国运。

龙脉自不必说,为了自己的存活和血脉的延续,庶民当然会努力自救。

而国运,愿意救国的人不一定很多

() 。但国运稳定时会风调雨顺,庶民为了叫自己能过上好日子,也会努力维持住如今的朝廷。

毕竟谁也不知道改朝换代能不能让国运重新昌盛起来,万一不行呢?只要如今的朝廷没有逼得庶民完全活不下去,能狠下心去拼一个未知未来的人就不会太多。

秦王政点评道:

“倘若君王能够救国成功,恐怕会积聚庞大的信仰。”

到时候他的王位能坐得比任何人都稳,这对统治者是有好处的。

即便君王没救成功,那也不怪他。毕竟这种以人力抵抗天道的操作,不成功是很正常的事。

天灾人祸四起也不关君王的事情,君王难道还能损毁龙脉和国运吗?君王只是个凡人。

“但如此一来,君王就失去身份上的独特性了。”

扶苏点头:

“所以还得再添点说辞,比如王室子弟受国运庇佑,再比如国运与君王息息相关。

国运昌隆时会孕育出明君,明君治下海晏河清,正好能佐证国运在变好。而国运自己出现问题,就会孕育出昏君,导致国家越发衰落。”

但事无绝对,每一代总会出一些集合了龙脉气运的宗室子弟。如果国运不行,可以让这样的气运之子尝试站出来拯救天下,借用龙脉之力去挽救国运。

“倘若他们当真信了国运的说辞,时间一久,或许大秦就会成为唯一受国运庇佑的朝代。后续哪怕真出现乱臣贼子篡国,可能也不会改变国号了。”

毕竟继续用秦做国号,就可以继续享受秦的国运庇佑。哪怕掌权者自己不信这种骗人的话术,只要天下百姓都信了,他们也只能妥协。

这就是扶苏给大秦准备的最后一个后路了,实在不行哪怕皇帝不是嬴姓秦氏的子孙在做,能保住“秦”的国号也好。

毕竟秦国是他们嬴家建立的,后继者再出色也抹不掉这一点。提起大秦就要提起嬴姓先祖,父亲的威名永世不忘。

秦王政听罢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虽然不想听到篡国这样的可能性,但爱子说得不错。后人的事情他们也没法阻拦,除了把局面弄得尽量好看一些之外,别的他们都做不了。

父子俩就着这个国运和龙脉的说辞商量了几日,尽量完善其中的逻辑。

要想让天下人相信它,就要先把漏洞都补上。成型之后接下来该怎么造势,那就是扶苏擅长的东西了。

如今咸阳城里流传的神仙故事都在努力将神仙和凡人割裂开来,告诉所有人仙人有他们自己居住的世界,一般不能干扰人间。

所以天灾人祸和仙人无关,也不要指望仙人拯救他们。大家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只要把国运和龙脉呵护好,一切苦难就都能过去。

表面上还是披了一层神话的皮,实际内里宣扬的是人定胜天。求神不如求己,相信老天爷不如相信和国运有关的君主以及和龙脉有关的气运之子。

本质上是在给庶民塑造一个精神领袖,让他们跟着领袖的指

导行动。

扶苏尤其坏心眼地在志怪故事里增添了许多仙人不顾凡间死活的内容,什么斩龙脉毁国运的。非常明显的夹带私货,努力将庶民拉拢到王室这一边来,而不是继续笃信什么神仙。

神仙是个不可控的传说,方士可以随便编故事忽悠百姓。但朝廷不可能轻易掌控所有方士,所以最好别给他们留瞎编的口子。

国运和龙脉能编的就没那么多了,最终解释权还都在王室手里。操控起舆论来会轻松很多,任何事情都能往上推。

不过天底下没有完美的说辞,无论哪个对策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

扶苏便教导儿子要把握好里面的度。

这个说法是拿出来糊弄民众的,你别自己信了,以后也要这么教育你的子孙后代。被套进去傻乎乎地觉得自己确实不配为君应该禅位给气运之子的话,祖宗也救不了他。

扶苏还和儿子说:

“其实这样也好,要装气运之子就要承认自己是嬴姓秦氏的子孙。乱臣贼子都下定决心改姓认你当祖宗了,也活该人家能够篡国。”

当王室里出不了能当领袖的人物时,人家起义军首领也不会傻乎乎放着这么好的大旗不往身上扯。

编个说辞,说自己是嬴家流落在外的子嗣,就能冒领龙脉庇佑的名分,情况复杂的时候可能一下子冒出来好些人冒领。

那他们就打去吧,无论谁赢了都得认始皇帝当祖宗。而且赢的人大概率还是里头最得民心最有能力的,正好佐证了气运之子确实不凡的说辞。

扶苏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比单纯只保留了秦的国号强一点,毕竟改姓认祖了。

桥松:!!!

父亲怎么连这种话都能说出来啊!祖父你也不管管他!大秦好着呢,才没有什么贼子篡国!

哪个开国之君整天想着亡国的事情啊,虽然他爹也不算开国之君,但他祖父勉强能算。

桥松只想说,你们担心得也太远了。先担心一下这么复杂的说辞宣传出去后,会不会自己先玩脱了吧。

扶苏嗤之以鼻:

“各种律法比这个复杂多了,你以为我和你祖父跟你一样傻?”

他和父亲肯定能在驾崩之前将这个说辞推入正轨,给后人留下足够的执行经验。后人只要照着他们的方法做就行了,一般都出不了岔子。

秦王政见孙子还是有点崩溃,只能告诉他你得习惯这个,你爹就是这么操心。以后你还会见识到更多,这才哪儿到哪儿。

顺便秦王政还点评了一下改姓这点:

“如今嬴姓的人太多了,他们真要改都不必改姓,只要改氏就好了。”

别的不说,李信将军还是嬴姓李氏呢,往上数在上古全是一家人。哪怕日后以氏代姓了,要他们改回嬴姓其实也没什么压力。

本来就是先祖时期使用的姓。

所以重点不是改姓,而是改氏。秦氏才是单纯指他们秦国这一支,以后族谱里要重点标明,不能只改个姓就糊弄过去。

扶苏点头赞同:

“还是父亲考虑得周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