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7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7(1 / 2)

加入书签

【否认、篡改母系文明,会导致文明断代。】

【古埃及、古苏美尔人的文明更为古老悠久,最初的文明统治者都是女性。】

【而华夏一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文明的?男性统治者。】

四大文明古国里,华夏是唯一一个不需要加“古”的,但是并不是最古老的。

当然,如果能往前推到虞朝,甚至再往前发现母系氏族的文字,华夏未必不能追平古埃及。

荆咕非常坚定的认为,华夏文明不止上下五千年,上下七千年、上下九千年,甚至上下一万年,谁说不可能?

有生之年,万一又挖出虞朝遗址了呢?

【夏朝没有文字,资料太少,我们从商朝开始说起。】

【商朝除了妇好、妇娂这样的王后兼女将军,还有女祭司、女官、女诸侯。】

【只是,曾经都在历史上被人为抹去,需要我们从史书里寻找。】

“荒谬!荒谬!”

当天幕说女神被文人篡改时,已经有古板文人感觉不对劲,但是他们也无可奈何。

那毕竟是神的事,人又能如何?

但是天幕开始说“人”的事,并且这一次涉及了男性渴望的所有权力,神权、官权、爵位,立刻让所有男人感受到了压力。

“天幕这是要祸乱天下!要动摇天下女子的心!”

“女子怎么能封侯!怎么可能有什么女诸侯!”

“女人想要当官,那生儿育女谁来负责?”

“日后必须严查!定然有那不安于室的女子女扮男装去参加科举!”

中老年男性家主开始约束家中女子,甚至说出不允许看天幕的言论。

但是即使把家中女子关到室内,声音依然可以透过门窗传到室内。

就如同她们即使被家人限制了人身自由、限制了读书自由等等,但是限制不了日渐大胆的心。

【《国语·晋语》记载:“备嫔嫱焉”。后人注释:“嫱,妇官也。”

“嫱”通“穑”,说明女官的基本职能之一便是管理农业生产。这正是对妇好、妇妌等女性封君的身份注解。除这几位妇女外,甲骨卜辞中反映武丁的“多妇”们还有妇嫀、妇周、妇楚、妇蛭、妇杞、妇妊、妇鼠、妇庞、妇妥……等共64人。】

【她们虽然并不是全部都能具有妇好、妇妌那样高贵的社会地位、权力和财富,但是普遍拥有自己的封邑,即使是婚后也不需要被局限于家庭与婚姻中,依然可以广泛从事于领兵征战、祭祀先妣、组织农作、收集贡物等社会活动。

她们是商代女官的一种重要类型,体现着商代妇女享有的崇高地位。】

玄烨的后宫中,来自草原的满族后妃们喃喃自语:“我们满族的神话里,女神有几百位呢。”

单独是满族的创世女神,就有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三位。

满族有如此多的女神,

为何她们满族贵女只能困在家庭(),困在这深深的宫墙内?()?『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不如入关前自由?

第一次,她们有了强烈的叛逆心,看着那锁住了大半辈子的宫墙,生出前所未有的破坏欲。

【除了商王那些拥有封地和权力的后妃,还有女史、女官等,在商朝自称的是“小臣”。】

【甲骨文中可见“小籍臣”、“小疒臣”、“小多马羌臣”、“小丘臣”等专职小臣。在商朝,许多小臣是女性,为什么要这么说?史书没有太多记载,但是卜辞有。一来,甲骨文的卜辞惯例人名从女者皆为女性。二来,甲骨文的卜辞有占卜小臣生育是否顺利的,你总不能说男性大臣生育是否顺利吧?】

太平公主失笑:“若是男性大臣能生育正好,他们总担心香火没人继承,那就自己来生。”

太平公主说就说吧,偏偏往李隆基身上意味深长瞥了一眼:“尤其是害死了很多无辜百姓的人,不如自己把死去的那些人生出来赎罪。”

李隆基一个哆嗦:这几个意思!总不能让他把安史之乱死的那些人全部自己生吧!!!

【前面提到的“妇妥”,被现代史学家证明也是武丁的后妃之一,而且很可能还是当时的宰相。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可能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女宰相,“妥”才是。

与妥相关的卜辞,有收取地方贡品和赋税、采办祭品、祭神、去地方方国办事,看得出是主要负责民生和祭祀,这些明显是相国需要负责的事情,也是后世认为她是宰相的原因。】

【不过这位女性的“小臣妥”也有一种说法,不是武丁的后妃,是武丁的女儿。】

【因为“小臣妥”的寿命很长,历经武丁、祖庚、祖甲一直活到了康丁时期,康丁时期依然有卜辞,依然自称“小臣妥”,还在为官,应该比武丁小很多。

但是以“妥”中有“女”的字体,依然可以确定这位长寿的宰相“小臣妥”是女性。】

天幕放出一件件能透过时光看到商朝历史的文物。

妇好有象征掌兵权力的钺,妇妥有玉琮。玉琮的一端刻铭文4字,其铭文释文为:“小臣妥见”。“小臣”是自称,“妥”就是她的名字。在其他甲骨文卜辞里也能见到相关卜辞,她的“妇妥”在卜辞写作“帚妥”。

.

“玉琮是礼器,果然身份很高。”上官婉儿完全不因为自己的“第一”被取代生气,反而颇为高兴。

“宰相,执宰天下,唯独一人,可是比大唐的丞相更有权势。”武曌也笑眯眯说道。

君王为了压制相权,很早就开始分权淡化丞相手中的权力。

比如大秦时期已经成了左相和右相,大唐更是群相制,明清时期连丞相都没有了。

宰相宰相,那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文官的最高位置。

“相信以后,武周会有更多的女相。”武曌微微一笑,眼神透过宫墙,看向更遥远的地方。

她相信,经过天幕这样的宣传,民间会有更多女性,拥有

() 前所未有的大胆和野心!

【还有女性诸侯,比如“姺”,在《说文解字》往后的字典,众多诸侯国唯独这一个被取消,结合商朝王后王妃都可以有封地的习俗,合理认为,这是一位女性诸侯。】

【《春秋传》曰:“商有姺邳。”

《左传·昭元年》承袭了这种说法:“商有姺邳。”】

【清朝时期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殷诸侯为乱。昭元年左传曰:王伯之令也,犹不可壹。於是乎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皆谓当时作乱之诸侯也。”】

【也就是说,殷商时期诸侯作乱。除了殷商,虞朝时期有三苗作乱——没错,传说中的虞朝,看起来与夏朝有些相似,也有诸侯之乱;夏朝有观、扈作乱,商朝有姺、邳作乱,周有徐、奄作乱,这都是当时叛乱的诸侯。】

“看,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人当了诸侯就要叛乱!”

东汉时期,老学究生怕邓绥有了不该有的想法,当着邓绥的面,口水喷的老高。

邓绥慢悠悠道:“六十几个女诸侯,只有一人叛乱,这叛乱率可比男人低多了。”

大臣们一个个反驳时,邓绥从容不迫举出前朝的例子和天幕提过的后面的例子:“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魏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还有藩王谋逆成功当皇帝的,这些不都是男人?”

真要举例,还有更多。

“那不是,以前本就没有女诸侯吗……”

邓绥眼神一闪:“是啊,以前没有女诸侯。”

以前没有,以后也非要没有吗?

连天幕这样的奇观都出现了,帝制时期,女将军有王后有公主也有少数民族土司,也有了女状元女官,唯独没有女诸侯,实在是遗憾。

大臣们看着邓绥沉静微笑的模样,原本吵吵闹闹的声音渐渐沉寂下来。

太后这副模样,实在是让人害怕!

总不至于,真的……

而本就是太后心腹的,比如蔡伦,微微低头,脸上闪过心动。

男人各种瞧不起他,哪怕如今封侯了依然有大臣背后辱骂他为“阉人”,既然男性大臣不容,为何不直接换个阵营!

【到了周朝,从一开国的三位“太太”,男性统治者就确立了对女性的约束,可以从《周礼》对女子的教育要求看出来:

什么声音柔软、行为端庄,现如今依然有父母以这样才是女孩子的要求来约束女性,这是三千年前的要求了!】

周朝伐商时,曾有一条罪状,说商纣王“惟妇言是用”,说商纣王听妇人的话。

但是,真要说祖先,周朝的祖先没有听妇人的话的时候吗?都是从母系氏族过来的,谁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

周朝,从开国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对女性要求的“模范”。

周朝三位开国先王的夫人,分别是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这也是后世“太太”这个称呼的来

源。

三位“太太”最大的功绩,就是培养了优秀的儿子: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王季的母亲,周文王的祖母,有关她儿子的记载比较多。

太妊,是挚任氏的女儿,王季的后妃,周文王的母亲。

据《礼记·保傅》篇记载,太任品行端庄,德行高洁,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太妊在怀文王时,非常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

——因此,太妊也成了华夏、乃至世界上的有记载的胎教先驱,从此,实行胎教就成了古代妇女的任务,要求孕妇各种“正”:睡觉时躺正不侧卧,站立时站正,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坐位置不正的位置,不做粗俗举动,不听靡靡之音,认为只有这样生下的儿女才能品貌端正。

还有太姒,是周文王的夫人,周武王和周公的母亲,最出名的就是贤德和妇道,以妇礼教化天下妇人。

从周朝开始,各种打压女性在外部的权力。

《礼记·内则》曰:“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周易·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

《论语·八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周代及其以后女性们“不言外”、“正位乎内”、“难养也”,地位越来越卑下,与商代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地位卑下,也让女神们的形象屡屡遭受更改。

.

“商朝的女子都还可以自由为官,没想到反而是周朝,才开始有了对女子的约束。”

班昭作为史学世家,自然是看过周朝史书,正因为看过,听到天幕颠覆性的商周历史,才觉得三观碎的需要重新整理。

“周朝是君子之国,天幕怎么说成这样?”对面,班固皱眉发出不认可的声音,对天幕也有些意见了。

班昭眼神复杂地看着兄长:“对于男性而言,自然是君子之过,是理想之家。但是对于女子而言,并不是。”

班固不可思议地看向妹妹:“你写书就写书,总不至于还想封官封爵吧???”

在家写书,或者在外写书,班固一直是身体力行的支持,但是涉及到封官封爵,甚至涉及到日后女子可能抢走男性的爵位继承权,班固本能地反对。

兄长越是这样,班昭越是心凉:“怎么,男人可以追求封王拜相,女子为何不可?”

“女子要生育……”班固下意识说道,看到妹妹的表情,语气顿了顿,变得委婉起来,“女子生育有风险,万一难产,就算有官职有爵位,不就什么都没了!”

班昭仿佛第一次认识兄长一般,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原来男子知道女子生育有风险,那还要把女子关在家中使劲生?”

班固一时哑然。

这,谁不知道,但是总不能家族没有子嗣、不开枝散叶吧……

班昭想到了更多,一会儿心脏跌碎成一块

块,曾经对身边男性长辈的各种好的印象碎成了稀巴烂,碎片扎的自己生疼;一会儿又感觉碎片废墟之中,有着新的力量诞生。

这一次,这种力量无关家族、无关父兄,是她自己独有的力量,是女性被人强行隐藏了许多年的力量。

它终于等到了时机,可以萌芽了!

【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为了追溯文明的源头,几乎把所有事物的源头都托附于古代传说中的各族始祖黄帝或神农。把许多发明归于黄帝,只不过是诸多伪托中的一种罢了。】

【汉朝时期,因为儒家,对黄帝的崇拜推到了巅峰,也就有了后世的各种三皇庙、黄帝信仰。】

【我们的文明,是经过一代代的书写,编纂,最后呈现出现在的面孔。】

【不仅仅是优秀的女性,甚至是男性原本的斗争,也被篡改了原本血腥的阴谋,改得更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天幕说到这里时,众多皇帝心头一紧。

刘彻表情凝重,预感到天幕或许会说什么动摇帝王统治的话语。

天幕如他所料,放出一些文字,一些让许多儒生神色大变的文字,一些在后面的朝代引起轩然大波的文字!

《韩非子·说疑》曾记载:“舜逼尧,禹逼舜。()”

唐人张守节续补《史记·五帝本纪》,作《史记正义》,引用《竹书纪年》文曰: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天幕特意为之注释:

《竹书纪年》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古本《竹书纪年》,一个是后人伪作的今本《竹书纪年》。《史记正义》引用的正是古本,也被认为是可信度更高的先秦原作。

《竹书纪年》是先秦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以及战国时的魏国的历史。不同于后世史书,不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指导思想,也不会有春秋笔法为君王和亲者美化,大量记载了古代“放杀”的历史,比如书中记载了启杀益、太甲杀伊尹等事件,与儒家史书内容很有出入。

也因此,在后世被儒家多位贬斥为“荒诞”之作,但是在现代史学家非常重视。

唐朝时期,还没有经过文字狱的《竹书纪年》还流通有原本。到了宋朝,古本《竹书纪年》经历了散佚和重编整理,可信度和史料价值开始大大降低。

从汉朝以前的记载能看出,部族之间的首领更替根本不是和平演变,但是到了汉朝以后,就变成了理想化的“禅让”。

《庄子·盗跖》记载:“尧杀长子。”

儒家为了开脱尧的罪名,于是让丹朱背负了“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和“不肖”的恶名,这样尧杀长子就不是不慈,而是大义灭亲。

但是在儒家的其他史书里,也有说因为丹朱品行不好,尧才禅位于舜。那么尧到底杀没杀儿子丹朱,也成了千古之谜。

【神话由违伦理到合伦理的嬗变

() ,反映出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要求,这首先是一种政治需要,与儒家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吻合,反映出封建□□和集权的特点,约束的是整个社会要求遵从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君臣制度。】

【神话被有心人篡改,又被无心人无心地接受了,最后就形成了大众所知道的模样。】

“尧舜禹汤,圣贤之君。现在还说得出口吗?”

刘娥看着完全与自己看过的传说完全不同的说法,愣了愣,倒是接受良好:“神话终究是神话,把某个人神话化了,不就是变成了神话?”

孝庄太后已经十分年迈,说话慢吞吞的:“唐朝的帝王能为了皇帝一日杀三子,古代本就没有伦理道德的年代,为了王位杀子似乎也不奇怪。”

“不止是篡改女神,男神,先贤之间也多有篡改。”她的身边,苏麻喇姑听着听着,对汉人男子没了好感,“文人的笔真是厉害,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就怎么篡改,这也能说是尊敬先贤?”

孝庄太后慈祥地看了自己信任的贴身侍女一眼:“你若是不满,就自己写。”

苏麻喇姑有些犹豫,但又有些意动:“我写什么呢?”

“写我满洲的女神。”孝庄太后提醒,“现在刚入关,还在祭祀,谁知道以后会被改成什么样?满洲骑射出身的八旗子弟后世都能不会骑马,还能指望祭祀女神?”

苏麻喇姑顿时有了主意:“太后说得是,奴婢这就去写。”

反正她也不需要嫁人,陪陪太后,写写女神,正好!

【但是从史料缝隙里,依然可以看出,曾经的原始模样。】

【下次再说女性什么什么不行时,去看看我们的祖先。她们也可以是补天英雄,可以是骁勇战神,可以是尽职尽责的大巫或者星官。】

汉朝,卓文君放下手中的毛笔,轻轻揉了揉手腕。

她看着新出炉的小说,心中满是欣喜。

这一篇小说,记录的是古代的各位女神、还有刚刚提到的女官、女相、女诸侯。

她要把这些女性先祖真正的模样,传颂的天下皆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