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3 章 医学与生命17(1 / 2)

加入书签

【现代西医的发展,离不开欧洲的大学教育与先我们一步进入现代化的科技。】

【虽然前面我提到欧洲古代的医学经典治疗手段是放血、催吐和灌肠,但是从11-14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医学开始诞生了。这个时期依然是黑暗时代,但是欧洲已经有了成熟的大学机制,这也为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的专业教育形成提供了基础。】

11、12世纪,欧洲医学知识的复兴,推动了一个庞大求知群体的出现,促进了医学研究的兴起,中世纪最早的一批大学医学院组织诞生,医学教育开始从传统学徒制迈向大学医学。

这种制度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组织,构建了一个稳定有序的医学知识传播体系,形成了中世纪特有的以文本为基础的医学教学模式。

在这个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希腊-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成为了中世纪大学医学的主要内容。

医学院教学主要是对权威文献进行解读,开讲座、辩论会,和由权威教师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

大学会提供学位,证明医学生接受了大学教育,获得了高深知识。

从这个时期开始,医学学位需要获得漫长的努力,受过训练的医学生很快从普通医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医学职业的精英。

到16世纪,大学医学知识制度化,医学发展专业化,在各行各业的地位也渐渐提升,大学医生占领了行业的主导地位——这也是现代欧美医生的高薪资高待遇高地位的雏形。

17世纪时期,医学成为高度发达的成熟专业。

渐渐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里形成了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和艺学院四大学院,这种模式延续百年之久,成为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框架,因此“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

【当然,这个发展过程是十分漫长的。】

【中世纪整理而言,医疗卫生水平落后。因为中世纪特殊的政教之争,医学院伴随着教会的改革发展强大,最终导致教会和国家势力分庭抗礼,而世俗与交汇时而冲突,时而合作。两者为了拉拢大学这样的团体,都赋予了大学自治的权利,也让西方的大学与华夏古代皇权之下的医学校相比更为自由。】

“教会竟然能与国家抗衡。”李世民下意识皱眉。

虽然大唐贵族信佛者居多,但就是为了抑制佛教的势力,皇族在有意提高和宣传道教。所以大唐其实是儒释道并行。

“宗教的力量还是需要警惕。”长孙无忌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长孙皇后。

她的小名“观音婢”,就是典型的佛教名字,是父母为了让自幼体弱的她健健康康活下来取得小字。

长孙皇后笑了笑:“我信佛,喜爱佛经,但并不代表就支持佛教势力坐大。佛是佛,佛教是佛教。”

已经到了能与国家抗衡的宗教,在华夏,任何一位皇族都不会坐视不管,哪怕他同样信佛。

【教会需要大学为其培养人才(),提供智力资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于是不仅给予了大学各种特权,还给大学的神职人员提供俸禄。】

【宗教改革家也普遍把教育当做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这也为提高医生的地位有重大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那么多手段激烈到害死国王的医生没有被拖下去砍头的原因之一,西方的医者与华夏的医者地位天壤之别。】

华夏古代的医者,深深的羡慕了。

哪怕是宋元时期的医者也不会在治死贵族后不被惩罚。

“就那医术,还有这样高的地位……”元朝的医者一边羡慕,一边语气很酸,“说得我都想去西方了……”

【意大利著名史学家卡斯蒂谬尼曾说:“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

【欧洲从来不缺这种痛苦。】

6-7世纪,欧洲盛行麻风病,疾病从欧洲向地中海地区蔓延;

12世纪,每100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感染了麻风病,13世纪麻风病猖獗到了最高峰,仅在法国就有2000多所麻风病医院;

1346-1350年,欧洲黑死病大爆发,大量人口死亡,估计约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480年,意大利城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住在乡村反而能活到40岁——因为糟糕的城市卫生环境。

整个中世纪,疾病泛滥。

各种传染病,比如伤寒、天花、麻疹、结核病,轮流侵袭。

肺结核是中世纪十分普遍和致命的地方性疾病,营养缺乏和畸形也很常见,到处可见寄生虫病、肾结石、甲状腺肿瘤、盲人、瘸腿和瘫痪的人,此外,当时坏血病、流行性感冒、麦角中毒、舞蹈症、出汗病、痢疾、性病也盛行于欧洲。

因为疾病与死亡率太高,当时甚至有一句谚语:“活着的人还不够去埋葬死去的人。”

这种疾病的泛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中世纪时期恶劣的公共卫生环境。

古罗马时期,城市其实有修建大型引水管道,但是到中世纪已经毁坏消失,肮脏的污水和满地垃圾成为了常见的城市街景。在供水有限的城市,清洁水源有限,公民一般在公共浴室沐浴。到中世纪末,这些公共浴室因为名声败坏关闭。

城市居民想要水源,需要走很远的道路去有限的自来水井打水;

厕所常常跟满溢的化粪池相连,必须要清扫工来清空,垃圾被胡乱扔在街上,更不用说酗酒之后随地倒下的酒鬼,和随地大小便的男人了,论清洁卫生还不如古罗马时期。

【在这一时期,西方人同样误以为是空气中有“瘴气”,污染了空气和水,才导致了人类的疾病。于是人们信任教会,向神明祈祷,信任巫医手段混合的医生。】

【在欧洲黑死病过后,当人们死伤过度,发现祈祷无用的时候,对神权也产生了动摇,开始进入文艺复兴。】

黑死病的折磨下,让欧洲研究出来不少对抗瘟疫的方法。

() 当时的罗马等城市,会把来自疫区的人隔离在岛上1个月以后才可以入城,所有来自海上的船只要求离岸停靠40天。

检疫隔离也成为了中世纪最重要的流行病预防措施,“检疫”的英文词就来源于这个时期。

后来,所有港口建立了隔离所和医院,病人被隔离、强制报告、消毒。

政府给全体居民发放医学小册子普遍性启蒙,瘟疫期间强制掩埋尸体、限制人口流动和群体检疫,形成了一套公共卫生制度,直到现在依然在使用。

【黑死病还让医学有了一个特别的发展方向——医学界开始注重人体解剖。】

【在黑死病之后,医学研究者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强调“解剖研究”。个人研究人体的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一个更直接地处理不同疾病和健康状态的人体的过程。此外,在这个时候,外科医生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有人在接力。

1315年,意大利的波仑雅医校中,教师蒙迪诺公开解剖一具女尸,1316年写了一本《解剖学》,书中附有一幅解剖教学图展现了解剖过程。

图画中,教授坐在讲台上,助手在讲解,仆人在操作解剖,学生们在围观——也就是说,解剖实际上是不专业的仆人操作的。

作为最早的解剖书籍,这本书印刷了20多次,一直沿用到16世纪,在这期间,解剖学几乎毫无发展,解剖也都是其他人操作,从不亲自实践。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让解剖学从外科学中分离出来,对学生真正有益的解剖学知识逐渐增加。

16世纪,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解剖工作和解剖图带给了社会很大的冲击,兴起一阵解剖学的热浪,让画家、药剂师和医生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有了更完美的人体解剖科普图,对当时的画家学习透视画法、几何学和人体比例也有了重大影响。

达·芬奇去世后,比利时人安德鲁斯·维萨里接过了解剖学的接力棒,成为了未来的“解剖学之父”。

1543年,只有28岁的维萨里完成了不朽巨著《人体的构造》。因为维萨里的著作中与教会中“男子的肋骨每边少一根”冲突,不断遭受到教会的迫害,最终维萨里只能离开帕多瓦,将所有未出版的书付之一炬;

维萨里的同事达卡皮于1518年出版了《头骨骨折》,1521年出版了《蒙帝诺解剖学的注释》,1522年出版的《学习入门》均对解剖学贡献巨大。

至于为什么达卡皮没有遭受迫害,因为当时对头颅和手部的局部解剖已经比较成熟,并不如维萨里的整体解剖、躯干和四肢对教会的冲击大。

此后,法洛皮奥在比萨教学,在帕多瓦成了解剖学教授,描述了耳朵和脑动脉,阴.蒂和输卵管至今仍然用他的名字命名;

1562年,法洛皮奥年仅39岁死亡,死后学生艾奎潘邓特继承了他的事业,第一个对静脉瓣进行准确描述,对繁殖、

分娩、胎儿L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进行了详细研究。

【这一段时间,正是华夏的嘉靖皇帝在位时期。】

【当西方在不断地精进人体解剖学,从神权的掌控下回归人类自身时,嘉靖皇帝正在追逐他们抛弃的“神”,在炼丹修道求长生。】

“哎,这样的皇帝,民间的解剖学又如何能够进步。”清朝的王清任一想到自己被骂的那些话,对当朝朝廷更加没信心。

“西方的国王皇帝女皇什么的,听起来比我们的皇帝好多了……”

看着天幕上的医学大学,还有那些解剖书籍,王清任生起前所未有的求知心。

“不如,我也去西方学习学习?”

大清有商船去西洋,要不,他出海试试?

这个念头一旦生起,王清任就停不下来了。

【在这样的氛围里,在解剖学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又诞生了另一位影响巨大的医学家——哈维与他的“血液循环”。】

威廉·哈维,在坎特伯雷的著名私立学校受过严格的初、中等教育,15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了两年与医学有关的一些学科。

1602年,哈维进入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高级科学学府,成立于1222年,诞生了诸多鼎鼎大名的人才。

哈维在著名的解剖学家法布里克斯指导下学习,他成绩优异,在法布里克斯从事静脉血管解剖和“静脉瓣”的研究中,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哈维并没有被眼前的成绩冲昏头脑,而是决定继续深造,打算从帕多瓦大学毕业后再回剑桥大学读医学博士。

有一天,他在学校里遇到了另一位著名的教授。

“哦,你就是那位小解剖家?”

“您好,尊敬的伽利略教授!”

“听说你毕业了打算去剑桥大学继续深造?”

“是的教授。”

“很好,医学是一门值得不断钻研学习的专业……”

两人相谈甚欢,这位著名教授,就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伽利略。

哈维就读于帕多瓦大学时,伽利略正在那里担任教授。

后来哈维去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仅24岁。

【帕多瓦大学诞生的1222年,金朝倒数第二位皇帝,金宣宗在位;未来的宋理宗赵与莒,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宋理宗最著名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公元1234年与蒙古军联合灭金,二就是死后被杨琏真迦盗墓,尸骨被折磨头颅都被斩下。】

【而在1602年,当哈维这颗医学界的新星在冉冉升起时,明朝哲学家、思想家李贽被万历皇帝批捕,在狱中含冤自尽——论支持皇帝不会,论搞破坏一个比一个厉害呢~】

李贽突然听闻自己的死讯,却并没有害怕,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含冤自尽!连天幕也在为我叫冤!”

“老师……”他的追随着担忧地看向李贽,“要不我们先去海外避

避难?”

“我为何要躲?要怕也是他们怕我,没听天幕说连皇帝都要冤枉我,这是他怕了我啊!”

李贽猖狂一笑,提起笔来,挥毫在墙壁上写下一行诗歌明志: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还是1602年,万历皇帝实行了矿税,激起民间激愤。他突然病了,可能疾病中反省,决定撤销矿税。结果第二天病好了,立刻反悔,继续实行矿税。在矿税使的压迫下,景德镇这个千年瓷都出现了上万名瓷器工人发动起义,毁器厂,烧税署,打死矿税监官,最终头领被抓捕处死。】

【时间往前推两年,1600年,明朝与女真,也就是未来的大清,在萨尔浒之战中战败,大明彻底走向衰落。】

洪武年间,朱元璋磨刀霍霍向儿L孙:“朱棣!你给老子过来!”

永乐年间,朱棣怒喝:“朱高炽!朱瞻基!都给老子滚过来!”

而万历年间,朱翊钧:“……”

别骂了别骂了,他已经在改了,都已经上朝了还能怎样?

感受着大臣们眼中的怀疑和警惕,就连母亲也不放心地,时不时派宫人来盯着他,还联合后妃盯着他,处处提醒警告。

朱翊钧第一次开始思念张居正。

假如老师还在,让老师去干活多好啊,现在压力好大,还好累……

【从万历年间开始,东西方仿佛分裂为两个世界。】

【西方在明朝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明末清初开始酝酿工业革命,在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中,西方同样面临着考验。】

【1854年,英国从印度殖民地的海船回归本土时,为英国带去了霍乱。英国女王的御用医师约翰·斯诺发明了“疫情地图”,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疫情地图,因为精准找到了疫情的源头,及时切断,让英国的霍乱疫情得到了快速且有效的控制。】

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伦敦的人口速度增长过快,卫生环境却没有跟上,下水道远远不够。

于是,伦敦市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自家门口挖粪坑。

就算不多的排污管道,也是简单粗暴直接把未经过处理的粪便排入泰晤士河中。

所以当时的泰晤士河,成分十分复杂:伦敦居民的粪便,买不起棺材下葬的贫民的尸体,各种疾病病菌,携带病毒的死老鼠,蒸汽船上的排泄物和垃圾等等。

这样的环境,对于霍乱病毒的传播,简直是最好的温床。

1854年,伦敦苏荷区各地出现了上吐下泻的市民。

“我今天已经拉了五次!”

“我要拉虚脱了……”

“我不行了……”

起初,市民只是以为吃坏了肚子,严重一点去找医生,不严重的自己在家想办法。

直到出现了死者,而且是同一天出现了不少死者。

“有人死了!”

“死在了

厕所里!”

“有人拉死了!”

当伦敦出现了多例同样死法的死者,消息立刻传到了宫中,传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手上。

维多利亚女王命令自己的御医约翰·斯诺来调查这出看起来像是流行疾病的事情。

当时,欧洲同样有“报应”或者“瘴气”一说。

比如欧洲人为美洲人带去了黄热病、天花等疾病,导致美洲土著死伤大片,才让西班牙人轻而易举占领了美洲。后来欧洲兴起梅毒时,就有欧洲人认为是“报应”,是“美洲土著的复仇”。

而这一次疾病,被认为是被英国侵略的亚洲的复仇。

但是约翰·斯诺并没有相信这个说法,开始调查这场事故。

他找地方官拿到了一张伦敦市的地图:

“把疾病的高发地点标注起来。”

地方官却道:“这我怎么知道?”

约翰·斯诺摇摇头,只得自己动手,拿着伦敦地图,亲自去采访,每发现死亡病例,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标注起来。

最后根据病例的传染范围、病例的多少聚集程度,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圆。

他在中间重重一点:

“传染中心在这里,一个公共水泵!”

地方官怀疑道:“是不是有人故意的?”

约翰·斯诺:“先去看看。”

他们一起寻访过去,最后发现过来离圆的中心区越近的地方病例越多、越严重。

当他们走到中心区,果然看到了那个公共水泵。

地方官依然持质疑态度:

“怎么办?”

“先把水泵头拆掉。”约翰·斯诺主动拆了水泵。

无法接水,就可以尝试控制继续传播。

“但是原因不是因为这个水泵,一直使用了很久,为什么突然开始传染疾病?”

其他随行者各说纷纭:

“莫非是女巫下毒?”

“还是被人诅咒了?”

“先生,请科学点。”约翰·斯诺绅士地摇摇头,然后开始在水泵的周围寻找。

很快他找到了源头:“是粪便。”

在水泵的附近,就有一个粪坑。

他们再一番深入调查,就发现这个粪坑的主人家,正是从印度回来的海船上的船员。船员是一位霍乱病人,通过自己的粪便,传染了霍乱里的霍乱弧菌,并且污染了水源。

而水泵被卸下之后,通过这个最简单的方法,抑制住了霍乱的继续传播。政府开始救助其他病人,霍乱得以在扩散的初期就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等到这个消息公布之后,病人们惊呆了:“也就是说,我们喝的水里有粪便!”

约翰·斯诺同情地看着他笑了笑:“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这就是他现在为什么只喝蒸馏水,伦敦的水,又有哪里是干净的呢?

“呕——”

好不容易病情好转的

病人再次开始疯狂呕吐,“呕——()”

病人们骂骂咧咧:“这该死的下水道!就不能弄好一点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该死的粪坑!天煞的粪坑!”

群情激愤中,有些市民发现有一处啤酒厂附近的市民都没有感染,因为啤酒厂的人宁愿喝酒也不愿意喝水,反倒是躲过了这一劫。

此后,很多市民就宁愿喝酒也不喝水,更加助长了伦敦酒鬼的诞生。

约翰·斯诺回到宫中,给维多利亚女王汇报结果:

“女王陛下,这就是我的调查结果,请大力兴建伦敦的下水道。”

维多利亚女王看完报告,点头同意了:“理应如此。”

从此,有了新时代的城市奇迹——伦敦下水道。

荆咕特意放出著名的伦敦下水道,装了净水系统后的现代下水道,甚至是一些流浪者的地下住所。它超级宽阔,大到可以住人的下水道,让古代更加羡慕了。

——但是她没有放出19世纪时期工业革命后的下水道,那就是另一个著名的噩梦。

看着宽敞巨大的水泥下水道,一些只能住在自家漏风的破茅屋的贫民羡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