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0 章 女外交家(1 / 2)

加入书签

不少人的心里都不约而同的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感受不到大汉将士对那位解忧公主的敬重,况且,为什么要让乌孙相信大汉无乱乌孙之心,无非是要让乌孙往后依然好好的和大汉往来。解忧公主和汉使出手行刺狂王难道不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

那么大汉前往乌孙的将士,凭什么这样对待一个为大汉远嫁,今又为大汉而谋划的公主?

【从敢动手的汉将身上,我只看到浓浓的恶意。好在,汉将糊涂,不代表大汉的皇帝都是糊涂虫。大汉要安抚乌孙不假,然解忧公主刺杀狂王之事,大汉是赞成的,因而在张翁回京之后,解忧公主上书告状,张翁被处死。另外一个副使季都则继续医治狂王,也为此被处以腐刑。解忧公主费尽心思,用尽手段杀一个亲近匈奴,怨恨大汉的乌孙国王,他们却费心将人救回来,不杀他们,如何让天下人知道,他们是和亲公主身后最坚强的后盾?】

【为大汉费心谋划的公主竟然被大汉的将领欺负,传扬出去天下人会可看待他们大汉?他们大汉的公主?莫要忘了如今他们大汉不管和谁和亲,要达到的目的无非都是联盟,控制,如果大汉不能支持大汉的公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做到这一点,还会有人愿意和亲吗?已然和亲的公主,往后还能一心为大汉谋划?人不能没有良心。】

嗯,虽然很多时候当皇帝的人都没有多少良心,不过,也不能悖道而行,毕竟若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天下必将不宁。

【大汉的态度,一开始乌孙未必明白,后来总是明白了。乌孙内乱由此开始,狂王失势,汉宣帝甘露元年,翁归靡与匈奴女子所生之子乌就屠起兵杀死狂王。汉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伐乌孙。西域都护郑吉遣乌孙右大将之妻冯嫽劝降乌就屠。对,就是我本来要说起的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冯嫽。】

【生性聪慧,知书达理的冯嫽,本是解忧公主身边的侍女,随解忧公主出嫁乌孙,两人在异乡相互慰勉,立志安居乌孙,不负使命。为此,冯嫽常驰马牧场,出入毡帐,只用几年的时间,便已通蛲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也正是如此,冯嫽才会得解忧公主委以重任,以使节的身份代表解忧公主访问邻近各国,“行赏赐于城郭诸国”,宣扬汉朝教化。】

【咱就说,在一个沟通并不流畅,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的环境下,突然出现一个大方谦恭,善于口舌,与人交谈连翻译都不用的人,难道不为之惊奇吗?尤其那还是一个女子。各国使臣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最后夸赞,一声冯夫人的称呼,就是对冯嫽最大的肯定。】

【聪明勇敢的女性也会让男子为之敬重,乌孙右大将请娶冯嫽为妻,史书没有记下这一位右大将的名字,但一个大将娶一位侍女,纵然有政治上的考量,又何尝不是对冯嫽的肯定。但凡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有多少男子不会在意?更别说娶她为妻。】

这话也不假,男人对女人,但凡不是有原因,别管是什么样的原因,也不会轻易提出娶人为妻。尤其这更是

一个公主的侍女,他国之人。

【所以,女子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懂得自强自立,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味依附别人而活,将自己的生死交到别人手里的人,莫怪旁人不拿你当回事。】沈悠还真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让姑娘们记住教训,学着自强自立的机会。

每朝每代的女子们,哪怕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她们有多重要,随着沈悠的揭露,她们明白了,套在她们脖子上的枷锁从来都是男人强加在她们身上的。

随着妇好、巴清、吕雉她们的过往呈现在她们面前,让她知道,原来这世间有的是自强不息的女子,怪只怪她们从前懂得太少,反倒被人忽悠了。

现在沈悠又论起冯嫽这一位随公主和亲乌孙的侍女。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冯嫽去熟悉了解整个西域,代表着解忧公主展现大汉的气度,聪颖,让西域各国国君都为之惊奇,认可。

对,人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不假,想走什么样的路,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却是可以选的。

诚然,远嫁他国,成为和亲的公主和侍女是不幸的,如何把这份不幸变成幸,凭的全然是本事。

对于强者,人们都有一种慕强的心理。原来,女人们并不是只有束手就擒一条路可以走,于绝境中不放弃,甚至活得光芒万丈,青史留名,那更是一种本事。

【乌孙内乱起,大汉大军压境,明摆着一但杀掉狂王的乌就屠胆敢和大汉为敌,大汉绝不会留情。本来大汉和乌孙之间是联姻的关系,可是本该顺利成为乌孙国王的解忧公主之子被人取而代之,乌孙在狂王成为国王之后,对解忧公主极是不友善,无一不在向大汉昭示这一个取代了匈奴的西域强国乌孙的不安分。大汉不可能放任乌孙壮大,危及于大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