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记得(1 / 2)

加入书签

此项制度也是有深意的,乃祖宗良法。

欲九重之上览物价之多寡,即知晨岁之丰,以商贾之通塞,即知道路之险隘,总留意民岩第一义也。

但是管的太细了。

终明一朝,朱元璋想把所有的事情都管理到极处,事无巨细的都想管,却最后都管不了。

后世朱翊钧听过一个管理上的道理,老牛拉慢车,骏马拉快车。

大明的官僚体系,根本不可能做到朱元璋想达到的效果。

朱翊钧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了大明官僚体系的低效率。

所以,对于梁大忠这次的差事,朱翊钧并没有指责,而是询问,“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呢?”

“睢宁,浙江等地,都查不到与此事相关的痕迹,奴婢猜想,线索可能在其他的地方。

如今涉事的两人都死了,也无从查起,所以此事急不得。”

梁大忠说完,余光打量皇上的神色,发现朱翊钧脸色并没有生气,放下心继续说道。

“奴婢打算派几个可靠之人,沿着那人的踪迹,一路暗访。”

朱翊钧点点头。

“这件事你放心去做,朕知道难处,不会催促你的,也不用担心交不了差。”

梁大忠这段时日,为了这个大难题提心吊胆,压力大以致于无法安睡,今日闻言松了口气,犹如卸下千斤重担。

人力有穷,安抚了梁大忠,其实今日找他来,朱翊钧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皇店之事。

之前皇店分给商人,需要关照扶持,如今皇店已经数年,六家皇店身后的商行,已经成为直隶的头部商人。

原先的皇店,经管各处商客贩卖杂货,从貂皮,狐皮,布匹等等,到草油,烧酒,芝麻,瓜子,腌肉等等。

还有茶,酒曲,猪,羊……

除了马骡,珠宝,矿物这些不给予,基本上都包括了,每年好年景的时候也才收税一二十万两。

造成只能收到这么点银子的原因,除了贪腐之外,更多的可以说是管理太监机构僵硬,不作为。

朱翊钧当然不能忍受,而大明的商税其实很多。

举个例子,有个读书人想要贩卖货物盈利,走漕运过水卡,一路下来还没到目的地,沿途关卡的税收,加上他的进货价,已经超过了目的地的卖价,

这趟买卖已经赔本,货物不卖了,带着货物原路返回都不行,因为回去路途还要收税,最后一怒之下把货物烧了。

设卡收税的势力有很多。

藩王,太监,大臣,卫所,武将,地方的乡绅等等,最大的还是地方衙门所设的官卡,最为恒久。

其余私人所设,或因为调动,或因为督改,终归是违法不长远。

部分被收入私人囊中,部分被地方使用。

明朝的商贸氛围,和后世完全是两回事。

想要杜绝地方设卡收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部分损失的,最后还是会嫁接到地方百姓手中。

民力不堪使用,当然要越发夺商利来补用。

朱翊钧不改商税,不与民争利,直接把六家皇店分出去,改收租金,商人们还不得不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