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第136章(1 / 2)

加入书签

另一边,林逸秋拜访完老刘拿着账本正想回去,却被接线员叫住了。

接线员:“林出纳,可算找到你了,有你的电话。”

“我的电话?”林逸秋听到有电话,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李安生,然后就是郭书江,但他寻思着最近农忙也没有什么舞台是需要宣传队表演的啊。

接线员见林逸秋半信半疑的,赶紧跟他解释:“是啊,是《光明日报》的赵主编打来的。”

“赵主编!”诶呀,他都忘了这事儿了。林逸秋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这是好事儿都赶在一起了啊。

林逸秋把人支走,赶紧拿起电话:“喂,赵主编。”

赵喆熟悉的声音从另一头传来:“你小子,又干嘛了?”话语中没有生气,尽是揶揄。

林逸秋知道他心情好,便有了底气:“您收到我给您的信啦?这不我们队长结婚,我看场面热闹就顺手拍下来了。”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我还当我看不出来吗?”

“真是什么都瞒过您的法眼。不过您登出去对《光明日报》也没损失不是?”林逸秋轻轻拍了一记对方的马屁。

从赵喆大老远跑刘家村采访他们宣传队这件事上,林逸秋就发现他并不是一个甘于守城的人。诚然,政府会有稿子让《光明日报》刊登,报社只要老老实实地干,赚不到大钱但是也绝对不会被亏待,但那些个文章都不是老百姓真正想看的,或者说是花了钱也要去了解的。

赵喆摇了摇头,这小子果真是机灵,于是只能坦白道:“我已经给你登出去了。”

“真的吗?这么快!”

“那还能有假?寄来的稿件直接就可以用,这是你写的吗?写的不错嘛,不过言辞不够狠辣,一般没什么政治觉悟的人,还真看不透里面的道道,只以为是普通的百姓民俗故事呢。”

“这不是我写的,是我们知青队一个老师写的。”

“老师写的?那真是埋没了人才,你问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报社做编辑,或者给我们供稿也行。”

林逸秋心想,人家亲爹是研究金石学的教授,亲娘又是个作家,那能文笔不好嘛,去做编辑就算了,一旦人家里平反,怕是整个黑省都留不住这样的人才。

林逸秋嘴上连连答应道:“行,我帮您问问。”

接着他又说:“我也不要给老百姓看,我只要我想看见的人能看见就行了。”

赵喆是个敏锐的人,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报社的一把手,他上次去刘家村,每个知青说的话,他脑子里都有印象,前后一联系便猜到了林逸秋对付对方的原因,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要管的事情了。

“我有个要求,算是你利用我们日报的一点点回报吧。”

“您说。”

“我要这件事情的后续。我在稿件最后带了点私人观点,稍稍批判了一下这个事情,有心之人肯定看得出来。如果这个人被抓了,那我要第一手消息。”

“行。”林逸秋一口答应,他原本就有此意。

挂断电话,赵喆满意地看向今天新鲜出炉的报纸——

不好意思啦,王队长,为了这个热度,我也得把你塑造成“十恶不赦”的人民蛀虫,更何况你本来就是。

林逸秋没想到的是,一张报纸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如此巨大。

茂源县下属的每个生产队公社办公室几乎都会定《光明日报》的报纸,红河生产队也不例外。

中午,大队长朱茂山匆匆忙忙回了办公室,准备对付一口午饭。

他一眼就瞥到了桌上的一叠报纸,不过最近上上下下为了春耕的事情都忙的不行,自然是没时间看的。他交代秘书把报纸都放起来,等忙过这阵在看。

秘书却笑了笑说:“我这不是看见咱们生产队下面的支队上了报纸,赶紧拿给您看了。”

朱茂山来了兴趣:“哪个支队?”

“十二支队。”

“王根生管的那个队?”

“对啊,您还记得吗?他们支队之前出了个见义勇为的小英雄,您还准备把人报到松安市里评先进来着。”秘书提醒道。

“哦,我想起来了,这是又出来什么好人好事吗?”这都登报了。

朱茂山心里想得美:这个王根生还有点本事,管的手下人才辈出啊。

“不是不是,是别的,民俗类的,不过文章写的真不错,大大夸了咱们红河生产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还有照片呢!”

朱茂山听到这里,饭也不吃了,赶紧拿起报纸开始看,越看脸上越是高兴:“原来是王根生家嫁女儿啊,你看看这场面,你看看大家高兴的样子,唉,运动以后很少看见这些了……嗯,不错……”

秘书自觉自己做的不错,也跟着陪笑,突然他看见朱茂山面露古怪,接着眉头越来越紧。

他有些担忧地问:“队长?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然后他就看见朱茂山把报纸狠狠地砸在了桌上,嘴里还伴随着咒骂:“这该死的王根生!”

“怎怎么就该死了?”秘书战战兢兢地问。

朱茂山气得胸口起起伏伏,指着秘书说:“你,现在去给我打电话给十二分队,就说我找王根生有事!”

秘书一刻都不敢耽误,赶紧要出门,临了又被朱茂山一句话叫住。

“等等,小心一点,不要让别人看见了。另外,去把办公室里各桌上的报纸都收起来,尤其是今天这一份!”

“是是是。”秘书得了指示,快步走了出去。

王根生步履匆匆地走到刘家村,再抄小路到了任菜香家门口,左右张望见四周无人,便快步上前敲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