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洛图(1 / 2)

加入书签

李朝歌立刻打起精神, 问:“你查到了什么?”

李朝歌其实已经疑惑很久,即便荧惑守心,天相生乱, 这段时间东都的妖怪也太频繁了。现在是永徽二十四年八月, 同样是景明元年,按照前世的经历,直到今年十一月李朝歌才第一次来到东都。所以, 李朝歌之前以为是她前世没经历过这两年, 所以不知道罗刹鸟、扶乩鬼、黑猫妖等妖怪,可是渐渐的,李朝歌觉得不对劲,直到从武神庙回来,李朝歌终于确定,这一世有问题。

她身边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这其中有前世发生过, 但今生轨迹不同的, 也有前世压根没有出现, 今生却掀起轩然巨波的。

前世李朝歌在国史上看到过吐蕃进京的记录, 却没有听说过飞天图。而且在她生前, 吐蕃和大唐的关系一直很紧张,边境摩擦甚多。所以,李朝歌猜测, 前世楼笙多半还是放出了飞天,遗憾的是并没有人把那些飞天找回来, 吐蕃国宝图在大唐都城里出事, 吐蕃使者非常生气, 两国由此交恶。

黑猫妖是萧淑妃转世, 萧淑妃两世都死于天后之手,而且五六年前宫里就有人见过黑猫,想来前世也有黑猫。但前世天后掌权后,曾公开养猫,而且看天后的表现也不像怕猫的样子,可见前世那只黑猫并没有对天后造成太大影响。那么,今生它为什么突然如此妖异,甚至能抓伤李朝歌的胳膊?

除去这些变化极大的妖怪,还有一些是这一世凭空冒出来的。李朝歌前世翻阅过东都怪物志,上面没有记载罗刹鸟和扶乩鬼。子不言怪力乱神,朝廷正式文书极忌讳鬼神,李朝歌不清楚这两件事是不了了之,还是压根没有发生。但是以李朝歌和裴家的接触,裴楚月并不像经历过冥婚,裴家众人提起表公子、裴楚月时,也没有避讳模样。再加上李朝歌看到的婚书,李朝歌基本能确定,冥婚是这一世“顾明恪”带来的变故。

毕竟按照前世的轨迹,“顾明恪”今年十月就要病死了,但李朝歌看自家驸马的气色,怎么看都不像要病逝的样子。李朝歌莫名有种直觉,冥婚的事,多半因他而生。

长得漂亮的人真是祸害不浅。

如果前面几个妖怪李朝歌还是怀疑,那武神庙她就可以保证,必然是今生新发生的。大唐每日都有官员记录当地的天气、地理、人口、事端,如果发生全村覆灭这样重大的事故,必然会载入实录,但李朝歌却没有任何印象。可见,龟背村和武神庙一事必有猫腻。

为什么两世之间会发生这么大的偏差呢?李朝歌想了很久,发现两世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顾明恪。

这一世扰动因素有重生的李朝歌、裴纪安,背景神秘的顾明恪。李朝歌和裴纪安也是局中人,李朝歌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裴纪安如果干得出驯养猫妖、起死回生等事,前世也不会被李朝歌逼上绝路。思来想去,唯一有可能,也有能力搞出这么大阵仗的,唯有顾明恪。

顾明恪不会害人,但他来历成谜,谁知道会不会有敌人故友看不惯他,故意给他找麻烦。

最近夔这个字频繁地出现在李朝歌身边,潜渊剑、武神庙彼此呼应,李朝歌下手的第一个突破点,就是夔帝。

夔帝是已死之人,夔国更不知道灭亡多久,史书空白一片,只能从死人身上入手。幸好李朝歌手下有莫琳琅,她让莫琳琅去问孤魂野鬼,打听了很久,今日终于有消息了。

莫琳琅回道:“上古离现在太远了,知道夔帝的人不多,我找到一个狐鬼,以帮它寄香烛为代价,让它在族里打听。它回来后说,这位夔帝惹不得,他们族里长辈听说它在打听夔帝,吓得连忙警醒它,说不可靠近任何和夔帝有关的地方。曾经有鬼魂无意误入,之后,就再也没出来过。”

李朝歌问:“他们知道夔帝的墓穴在哪里?”

“不知道。”莫琳琅如实摇头,“只是传言,似乎在他们妖怪中,都知道和夔帝相关的东西不能沾。他们说夔帝是帝王命数,镇住了龙脉,谁沾染谁死。”

李朝歌有些遗憾,她还以为能从鬼怪中得知帝陵所在地呢。李朝歌又问:“从古至今死了那么多皇帝,为什么他们独独害怕夔帝?”

莫琳琅说:“因为夔国盛行巫术,和夔国有关的墓穴里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秘术,而且夔帝登基后,一直在求仙问道,寻找长生不老药,陵墓里的机关比其他人更多。那位夔帝唯我独尊,最恨别人闯入他的地盘。据说夔帝给自己修了一座地下宫殿,里面随葬了无数金银财宝。最开始有人盯着他的墓,想要从里面盗宝物,但无论活人还是野鬼,但凡进过他的墓穴的,出来后全部不得善终,连子孙后代也无法幸免。慢慢的,阴阳两界流传起一个说法,绝户人,冤死鬼,夔帝墓,三不沾。”

李朝歌听后沉思,问:“夔帝既然这么厉害,应该留有不少后人才是。为什么所有传说里只有夔帝,却没有他的子孙后代?”

“狐鬼说,夔帝登基后追寻长生,子嗣不丰,他死后子辈不出息,二代而斩。他儿子未曾留下血脉,所以没有夔帝的传人。”

李朝歌挑眉,这么惨?传言里牛气哄哄,李朝歌还以为这位夔帝多厉害呢,结果,身后事竟然如此潦草。

李朝歌再问其他事情,莫琳琅也不知道了。李朝歌让莫琳琅回去,人走后,她慢慢踱步到窗口,出神盯着窗外的树荫。

史书里关于他的记载语焉不详,武神庙的传说又太过玄幻。李朝歌结合各方面听来的消息,抽丝剥茧,大致还原出一个上古骄子的人生轨迹。

剥去神话色彩,这就是一个天之骄子大杀四方的故事。他一出生就是王国公子,被大祭司占卜为天生王命,他的父母当了真,此后一直倾力培养他。这位公子也争气,从小展露出远超同龄人的聪慧,学什么会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文治武功样样不落,最后还自学占卜术。李朝歌站在皇帝的角度,觉得他应该是察觉到大祭司的存在极大地分散了王权,所以才露出一副亲神亲祀的态度,这样等他登基,就可以政教合一,将王权和神权全部握到自己手中。

如果亡灵村的传说没有夸大,那么他做这些的时候才十二岁。年仅十二就有这种意识,不愧早慧之名。

确实是块当皇帝的料。

后来这位公子逐渐长大,开始四处征战。李朝歌其实不懂他的父母为什么要让他出去打仗,精心培养、给予厚望的继承人,万一在战场上出点什么意外,岂不是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但偏偏他出去了,而且如有神助,战绩卓然,民间甚至流传起他是武神的传言。王宫有没有推波助澜李朝歌不得而知,但是战功对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勋章,没有人会拒绝这种名声。后来,民间甚至把他神话成三眼八臂、通天入地的神君形象。

看武神庙的雕像,这位公子在外征战时用的是潜渊剑。难怪盛兰初说这是凶剑,杀气极重,上过战场、沉睡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古剑,可不是嗜血如狂,煞气冲天。

剑是万兵之王,时间越久、杀过的人越多,剑就越凶。而且为了增强潜渊剑的运势,夔国还用人活祭过这柄剑。这样看来,前世李朝歌死于潜渊剑下,倒也不冤。

再后面消息就很少了,李朝歌只知道他统一列国,登基称帝。多年夙愿成真,本该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但他之后的人生走向却有些迷。儿子不出息就不说了,他自己也沉迷寻仙问道,长生不老。常年征战后最要紧的就是修生养息,他却带着足以掏空国库的金银珠宝下葬,看山脚下那个村庄的模样,夔帝还找了不少活人陪葬。这些做法,委实不能说英明。

不太像一个十二岁就懂得制衡的国君的做法。

李朝歌想到亡灵村的传言,传说中,夔帝后来经神仙点化飞升,这到底是因为皇帝沉迷求仙问道,百姓以讹传讹因缘附会,还是确有其事呢?

李朝歌盯着树影思索,突然外面来人,说太后传召。

李朝歌进宫,现在天后升级成太后,宫殿也从文成殿搬到长生殿。宫女在外面传话,天后没有回头,道:“叫她进来吧。”

李朝歌进入长生殿,给天后行礼:“儿臣参见太后。”

天后站在屏风里面,对着李朝歌招手。李朝歌绕过屏风,进入内殿,天后给李朝歌看着面前的画轴,问:“朝歌,你觉得这幅图怎么样?”

李朝歌抬眸望去,图画上是一位菩萨,宝相庄严,慈眉善目,李朝歌对佛经了解有限,她看了一会,实在没认出来这是哪位菩萨。

李朝歌说道:“儿臣才疏学浅,不敢妄言菩萨。菩萨金身,自是功德无量。太后怎么研究起佛法来?”

天后笑着走出内殿,李朝歌跟在天后身侧,随着天后坐下。天后拿起一串佛珠,一边拨弄,一边说:“难怪你认不出来,这是《大云经》里的净光天女。大云经传至东土没多久,经书高深玄雅,还没有流传开。”

李朝歌应了一声,问:“原来如此。不知大云经讲了什么佛法?”

“大云经记载,净光天女在佛祖身边听大涅盘经,佛祖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身菩萨,以女身转生为人,当王国土。经书中还说,净光天女前世是一位王后,后世舍天身,以女人之身成为国王,最后功德圆满,得大自在而成佛。”

李朝歌露出一副受教的模样,心里却在想,天后这是翻了多少佛家典籍,硬从犄角旮旯里找出这么一本生僻的佛经。反正李朝歌从未听说过净光天女,更没有见人供奉过《大云经》。

佛家认为人灵魂不灭,今生积德,转世就能享福,所以前世今生俱是一个人的经历。净光天女前世是国王的妻子,转世后要成为国王统治一方国土,之后还要成佛。这个故事可太讨天后喜欢了。

前半段是天后的经历,后半段是天后的梦想。天后便是皇帝的妻子,如果天后是净光天女转生,岂不是应当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李朝歌明白天后这是在试探她,聪明人说话从来不必多,话到这种程度,该听懂的早就听懂了。李朝歌听完净光天女的故事后,一脸叹服地点头道:“净光天女竟如此神通,儿臣今日受教了。”

天后微笑,眼睛一动不动注视着李朝歌,说道:“我们中原兴儒道,和天竺多有不同。佛教中有女菩萨、女国王,孔孟却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净光天女若是投身在大唐,恐怕便成不了佛了。”

李朝歌看起来平静随意,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小心:“国家大事最忌讳一成不变,孔孟推崇周礼,但若把周天子治国那一套放在大唐,恐怕也不适宜。治国要与时俱进,孔孟即便有大圣贤,也没法预料后世方方面面。”

天后神情不变,眼睛中却流露出满意之色。李朝歌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天后笑着对她说:“朝歌,你自己说才疏学浅,但是依我看,你对佛法的体悟分明极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